中推协会

膏药治疗疾病的作用机理

发布用户:zjtn +收藏

发布时间:2015-11-08 20:43:56 已有158人浏览



外用膏剂一般分为经皮透入和经穴传导。



 
  
一、透皮吸收的过程及特点



 
  
皮肤是由表皮、真皮、皮下组织三层组成。药物透皮吸收的过程包括释放,穿透及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三个阶段。释放:系指物从基质中脱离出来,并扩散到皮肤的表面;穿透:指药物透过表皮进入真皮,皮下组织,对局部组织起作用;吸收:指药物透入皮肤后在组织内通过血管或淋巴进入体循环而发挥其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化瘀解毒,扶正祛邪等作用。其特点是避免药物对胃肠道及肝脏的损害,同时也避免了胃肠道与肝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从而提高了药物有效利用度。



 
  
二、吸收的途径



 
  
以皮肤的构造大致可分三条渗透途径



 
  1
、毛囊



2、完整的角质层



3、汗管



药物可能进入汗管,甚至进入汗腺。皮肤的吸收主要是通过角质层细胞、细胞间隙或通过毛囊、皮脂腺。分子量小的药物,能向吸收的最大屏障角质层中扩散。尽管数量上很有限,但其扩散速度越往里越大;分子量较大的药物则以毛孔及汗腺的比例增大,后者一种“旁路”的吸收途径;在药物吸收达到平衡状态前这种“旁路”吸收占相当重要的地位。达到平衡后,强极性药物主要是以与组织蛋白水合的水等为媒介进行扩散,极性低的药物可通过脂溶性较大的部分扩散。



 
  
三、影响透皮吸收的因素



 
  1
、皮肤的条件



 
  (1)
应用部位表皮各层的厚薄,毛发的多少等与药物吸收有关。如儿童妇女的皮肤对刺激性药物的耐受性较成年男子差,颜面部也不宜采用刺激性强的药物。



 
  (2)
肥皂清洗皮肤后,角质层上粘附着的皮脂,角质层脱掉的物质及汗腺分泌的物质以及毛囊、皮脂腺出口堵塞物被清洗,均可以增加药物透入的机会。



 
  (3)
皮肤温度高时使皮肤粘度降低局部循环加快有利于药物的吸收。皮肤在潮湿的情况下,也有助于药物的吸收。



 
  (4)
病变皮肤有时能加快药物的吸收,如溃烂、渗出的皮肤,湿疹脂溢性皮炎等。受损的皮肤可加快药物的吸收。



 
  (5)
药物本身的性质也是影响透皮吸收的因素之一。据研究表明,附子、丁香、肉桂、茱萸、白芥子、麝香、冰片等药确有提高皮肤吸收的作用,另外贴敷后加以温熨,可以加速血液循环,促进药物的渗透吸收。但药物的吸收,还受基质,基质的酸碱度,赋形剂及贴治部位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赋形剂的选择也颇为重要。



 
  
①膏药贴封,局部形成一种汗水难以蒸发扩散的密封状态,使角质层经水合作用后膨胀成为多孔状态,而利于药物的穿透吸收,其缺点是易引起皮肤过敏。



 
  
②蜂蜜有“天然吸收剂”之称,用其作赋形剂,不仅可促进药物吸收,而且具有不易蒸发,防止干燥刺激的物点。



 
  
③动物油脂,其粘调度适宜,与药调成软膏有良好的涂展性和穿透性,易吸收,其缺点是容易变质。



 
  
④植物油,穿透性次于动物油,其粘稠度低,可适当加黄白蜡使用。



 
  
⑤水、药汁、酒、醋作赋形剂,比干敷吸收要快几倍,其共同缺点是无粘稠底,药物易于干燥,对皮肤有刺激要勤更换。



 
  
⑥二甲基亚砜,月桂氮酮为日常用的皮肤渗透促进剂,用其调制药末,可提高皮肤的吸收能力,称为理想的赋形剂。



 
  2
、经腧穴传导



    经络是人体组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沟通表里,上下的一个独特系统,他外和皮肤肌腠相连,内与五脏六腑相连,用中药膏剂贴敷有关腧穴,既有刺激穴位的作用,又通过经络传导,使药物充分发挥其效应。



 

提示:长期举办李吉尚骨旋移·单指定点疗法、王永斌神仙一把抓、李茂发达摩108手法、张振听零力度正骨、冯天有新医正骨、钟士元龙氏正骨、姚君弘徒手整形、董氏奇穴、小人推拿、泻血疗法、平衡针灸、八字针治疗中风后遗症、等等长期培训
课程详情 咨询请联系:陈鹏飞
手机/微信:13552854186 微信:cpf3371 或关注微信公众平台:a377949717
获取资料 视频


 

上一篇:中医十二经络走向动画图

下一篇:唐氏乌龙透骨膏临床应用法

QQ咨询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