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胡同培训学校

古琴,飞入寻常百姓家——大师同行龚一专场

发布用户:qhhtgxsy +收藏

发布时间:2014-03-27 14:26:00 已有280人浏览

导语

已步入古稀之年的龚一是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古琴专业委员会会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他多次出访欧洲、美洲等地,把古琴音乐带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言谈中,龚一表达了对古琴的深深热爱,也谈及世人对古琴误解的痛心。与古琴结缘半个多世纪,古琴早已与龚一合一。

相关图片5月30日,秦汉胡同国学书院七宝馆就迎来了这位中国古琴界“大拿”。带着珍藏多年的珍贵古琴,龚一大师与昆曲界名角张静娴进行了一场对话。对话围绕着古琴与昆曲展开。谈到兴时,龚一大师技痒来上一段古琴名曲,张静娴女士便以昆曲名段唱和,琴声绕梁,余音袅袅。此情此景,仿佛是穿越了时代,回到了那个高山流水觅知音的黄金岁月。

  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器之一,有文字可考的已有三千年的史。自古以来,中国文人以琴、棋、、画立身修行之根本,其中 首。古琴的琴面上有七根弦,它的音域广,音韵悠。古琴音主要受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影响,造出深刻而含蓄的美感,造出极富内涵的神韵和意境。 聊天一开始,龚一大师就介绍了他追求一生的古琴的概况。

  古琴表达的意境之所以深,与它悠久的史有关,也与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有关。”古琴来到了今天,虽然已经有越来越多人认识古琴,并喜爱、学习古琴,但总的来说,学习古琴是需要有积淀的。龚一大师认为,要想成琴家,要做很多琴以外的“功“要真正了解一门艺术是要有所准的,哪一行都是这样的。如果真想要学,把对艺术的理解成自己知的一部分,那么应该要做一些案工作。比如《平沙落雁》个曲子,古代人文、境界、情趣一点都不做了解,怎么能感受到首曲子更深 次的内涵呢?所以要深入地、实实在在地了解琴曲的,要下些功夫。”

    当然,古琴穿越到了现代,她的性格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龚一说,古时候,古琴是高层人士把玩的乐器,为帝王、才子、佳人等所欣赏。正因为有古琴的存在,才有了文人入画,在古代名家的绘画作品中,最常见的就是习琴访友、童子抱琴等意境,可见古代人文与古琴有着深厚的感情。 究其原因,是因为古琴的深度,她能比较准确地表达人的思想感情,从而提高人在艺术上、心灵上和文化上的修养。

    而今天,古琴已经被越来越多人所认识和了解,欣赏古琴曲或学习古琴被认为是有品位的表现。尤其是在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了世界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时,古琴名列其中。此后,无论是中国还是国外,都掀起了一股“古琴热”。

“音无非就是表人情的。道欧洲人和中国人在感情上是不一样吗?感情无非就是喜怒哀些人都是相通的。音是没有国界的。那么,如果演奏者演奏的音是正确的,外国人是很容易理解的。” 龚一大师很高兴古琴能走出中国。

虽然为着古琴能名扬世界而感到欣慰,但在当天的谈话中,龚一也表达了对我国现在有些电视剧错误使用古琴造成的负面影响而感到担忧。“在影视剧中,时常看到剧中演员对着古琴乱摸,完全没有指法;明明弹奏的是古筝,但放出来的是古琴的旋律,或者恰恰相反;还有比较普遍的是剧中的古琴道具粗制滥造。龚一痛心地说,“乐器在文人心中的地位非常崇高,在古时候,如果古琴制作不精细的话,工匠是要被杀头的!”

  在对话的最后,老先生琴一曲。在幽静古朴的演播室里,在弦与弦之,我听出了古琴艺术的生生不息,也感受到了老先生用琴声演的琴瑟人生。(吴霜)

 

上一篇:没有上一篇了

下一篇:秦汉胡同与大师系列活动李晗专场顺利举行

QQ咨询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