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益西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上海益西心理专家,为你解读悲剧背后的故事
2013.11.27日早上9点,曾经轰动全国的“大学生陈旭劫持女医生”案将在武汉青山区法院1号厅进行审理,目前被告人陈旭一直被关押在青山看守所,此次庭审将持续大约半天,不会当日宣判。陈旭的父亲已于今日赶到武汉,其父已经头发花白,憔悴不已。
今年5月18日,武汉理工大学大一男生陈旭骑自行车不慎撞倒一位8旬老太,面对老人家属30万元的索赔,陈某一怒之下持刀劫持了一名医生,青山公安分局接警97分钟后,人质成功获救,段医生左手食指被割伤,颈部有刀痕。
一个起初正常的,知错能担当的好人,到了医院,怎就变成劫持人质的嫌犯?是什么,将一原本善良的学生,逼急到拔刀跳墙的境地?一起普通的交通事故,居然演变成了人质劫持案,学校和医院谁应该反思?
一:当代青年人心理承受力低-成年却不成熟
从心理学专业的角度分析了这个年轻人的行为:
1.他是比较典型的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虽然他现在满18岁了,但是他心理还是不太成熟。
2.遇到这种事情以后,他最初还是做出了弥补措施的,能勇于承担责任,及时送老人上医院治疗,由此推断他本性还是善良的。
3.勇于承担责任之后,面对一系列的社会性变故:30万的医药费、老人及其家属的愤怒、医院方面的行为……作为一个大一的学生,无法短时间内接受,内心矛盾瞬间达到顶端,产生急性应激心理和不恰当的应激性行为。。。
4.不懂及时寻求社会支持性系统了,不懂怎么应对,处理问题方式粗暴。
5.大宗媒体的影响。回顾该事件,可谓是很多电视电影的现场版,美国大片中很多人物都是用此暴力方式解决问题,修复“公道”。
二:社会诚信缺失-不是不愿做而是不敢做
“惹不起躲得起”、“不是不想做好事,真的不敢做”……
类似这样的呼声很多人都曾体会过,前不久一则《3名儿童扶老太被讹诈,老太母子因敲诈勒索被拘》的新闻闹得沸沸扬扬,让人不得不反思。温家宝总理曾言“公平与正义比太阳还要光辉。在我看来,公平与正义也是社会诚信的基石”。
社会诚信缺失,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人性心理学而言:
1.去个性化与社会冷漠:是指个人在群体压力或群体意识影响下,会导致自我导向功能的削弱或责任感的丧失,产生一些个人单独活动时是不会出现的行为。同时,由于在计划经济体制和封建思想影响下,人们或缺乏独立人格、或迫于压力,不能真实表达自己的思想意愿,只好违心地说假话。久而久之,社会诚信就自然被破坏了。
2.道德教育的虚化:局限于泛泛而谈流于形式,缺乏实质内容,内容与实践严重脱节,教育者说的和做的不相一致,致使被教育者不以为然,大大地削弱了道德教育的效果。
3.对市场经济的模糊认识:随着改革开放,我们取得了经济物质上的飞速发展,然而就精神上而言未能完全匹配。
4.个人主义膨胀,利欲熏心:拜金主义、个人主义膨胀,为追求一己私利不惜弄虚作假、坑蒙拐骗,由此产生了利益最大化原则与伦理道德观念的矛盾和冲突,使社会诚信受到冲击。
三:教育之失-应试体制下少了一门成长课
应试教育教的是什么?智力还是能力?什么才是真正的智力?
心理学中对智力的定义:一般性的心理能力,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心理能力,智力的定义也可以概括为:通过改变自身、改变环境或找到一个新的环境去有效地适应环境的能力。
一起普通的交通事故,居然演变成了人质劫持案,实在让人怀疑现在的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与法治观念是否达到了成年人标准,能不能适应这个社会?别说作为撞人者遭人索赔是很平常的事,就算真受了委屈,也该通过正常途径解决,怎么能动辄拔刀相向,用暴力解决问题呢?
联想到最近的室友投毒案等大学生杀人事件,一些大学生不仅越来越暴力,脾气也很暴躁,动辄就会为了小事而动手伤人。学校平时除了教他们文化知识,没有帮助他们塑造解决问题的心理承受能力。
教书育人,可不只是传授课本上的知识那么简单,品德教育更为重要。家长把孩子送进学校,可绝不想看到他们出来就变成流氓或罪犯。社会需要的也是有良好品行的合格人才,而不是一颗颗随时会爆炸伤人的“不定时炸弹”。学校的眼里不能只有升学率、收费与排名,也该多在育人育德上下工夫。教育主管部门也要加快推进素质人文教育,改变学校重分数轻德育的现状。法律课、社会常识课应成为必修课纳入教材,让学生遇到类似问题时知道怎么处理,而不是在手足无措的情况下铸成大错。
四:“医患关系”信任缺失-无心之过的催化升级
社会层面:
医院本该是天使救死扶伤的圣地,随着社会物质生活发展,社会两极分化日渐明显,加之中国人口基数的众多,虽然政府近年来发行了不少医疗改革的措施,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看病扎堆的现象依然严重。
另外部分大众媒体对医疗纠纷的过激报道 新闻媒体对医疗纠纷和事故的报道有其正面作用的同时,也有它的局限性,特别是部分媒体对医疗纠纷的刻意炒作,并且明显地倾向病人这个弱势群体,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
患者层面:
患者,是具有社会属性的人,是个自然人,但并非单个的自然人,而是结成一定社会关系的人。很多重性疾病,患者及其家属都需要承巨额医疗费、心理承受能力低,在短时间内心理应激系统受到考验,其本身就是个“定时炸弹”,稍有不慎,随时可能爆发。同时对医疗期望值却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逐年增高,使之成为医患关系愈演愈烈的重要的社会原因。
医生层面:
据有关调查,医患关系紧张,以至引发医疗纠纷,40%以上原因与医务人员的爱心、责任心、同情心有关。大多数医生面对病人,只是埋头于自己的工作,忽视患者的心理感受,导致出现医疗效果不尽人意时,容易引发患者报复性心理的冲动行为。
五:如何从根本上缓解冲突,重构和谐-上海益西SAP&HAP项目
上海益西SAP学校师生心理援助为何与众不同?
我们结合日本、美国的学校师生心理援助系统,以提升:
A-师生身心健康发展指数
B-师生学习生活幸福指数
C-学生学业成就发展指数
从四个维度(学生、老师、家长、学校)做系统工程,以发展心理学为理论,以预防师生身心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风险为目标,制定出与师生成长相关的校园危机事件及在心理危机干预方面的应对措施,同时建构校园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具体如下:
(一)学生类:
1. 学生心理检测和建档
2. 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3.“快乐学习”团体辅导
4.“人际交往与情商沟通”
(二)教师类
1. 针对“问题孩子”的行为矫治训练
2. 教师职业素养培训
3. 实用心理辅导技术(学校心理辅导员培养、督导)
(三)家长类
1.家庭系统动力之夫妻关系模式对亲子教育的影响
2.家庭系统动力之父母关系模式对亲子教育的影响
3.问题孩子的行为矫治
4.学习儿童在各个时期的心理特点和常见心理、行为问题
5.应对孩子的性探索
(四)学校类
1.设置心理咨询室
2.心理咨询师进驻校园
3.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读本和刊物
4.多方位心理健康互动平台
上一篇:没有上一篇了
QQ咨询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