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云教育
2016年安徽教师考编《教育理论综合》每日一练【3.7】
【导语】为了帮助各位考生在2016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笔试中取得好的成绩,中科大云教育整理了海量备考资料。加2016安徽教师考编助考QQ(779838811)领资料,全程帮你备考。关注官方微信号:zkdedu 获取最新考编资讯。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取得初级中学教师,初级职业学校文化、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 )。
A.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B.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C.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D.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2、下面说法属于学习负迁移类型的是( )。
A.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B.将所学的原理应用于现实问题解决
C.两种学习材料有相似,学了后一种,巩固了前一种的学习
D.总是把前面的学习材料和后面的学习材料搞混
3、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
A.实施教学
B.关注成绩
C.教书育人
D.管理学生
4、下列不属于我国学校德育基本内容的是( )。
A.爱国主义教育
B.革命理想和传统教育
C.集体主义教育
D.生命教育
5、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的或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其教师资格证书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收缴。被撤销教师资格的,自撤销之日起( )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
A.2年
B.3年
C.5年
D.8年
6、良好班集体形成的标志是( )。
A.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B.有健全的组织系统和领导核心
C.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D.有合格的规章制度和纪律
二、辨析题
7、1902年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巴普洛夫在经典条件作用的实验——狗的消化腺分泌反应实验中发现了条件反射现象。
8、对于大多数学习而言,分散复习的效果优于集中复习。
9、教育现代化就是指学校教育设备和信息载体的现代化。
三、简答题
10、请结合实际谈谈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参考答案:C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一条第三款规定,取得初级中学教师、初级职业学校文化、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2、参考答案:D 负迁移是指两种学习之间相互干扰、阻碍,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影响。先后学习材料搞混淆,就是一种消极影响的体现。故选D。
3、参考答案:C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做人。
4、参考答案:D 我国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包括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革命理想和传统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等多个方面。生命教育不属于我国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
5、参考答案:C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资格条例》第六章第十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撤销其教师资格:(一)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的;(二)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被撤销教师资格的,自撤销之日起5年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其教师资格证书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收缴。
6、参考答案:C 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是良好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
二、辨析题
7、参考答案:对 俄国生理学家巴普洛夫进行了经典条件作用的实验——狗的消化腺分泌反应试验,实验中中性刺激(铃声)与无条件刺激(肉)多次结合,最终成为条件刺激,引起狗的条件反射。
8、参考答案:对 集中复习就是集中一段时间一次性重复学习许多次。分散复习就是每隔一段时间重复学习一次或几次。对于大多数学习而言,分散复习的效果优于集中复习。
9、参考答案:错 教育现代化是社会整体现代化的组成部分,是指教育发展水平达到较高标准,与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及知识社会的转变相适应,教育现代化是对传统教育的批判、继承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三、简答题
10、参考解析: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从以下方面进行: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认为,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这便是有名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简称倒“U”曲线)。教师可以设置适当的作业难度,激发学生的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心理学研究表明,表扬与奖励比批评与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前者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的进步与努力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以激发更多的学习动机。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在学生完成某一学习任务后,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成败归因。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找出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面,教师也应根据每个学生过去一贯的成绩的优劣差异,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归因,一般而言,归因于主观努力的方面均是有利的。
更多安徽教师考编招考信息/备考资料请访问:
安徽教师教育网(www.ahjsjyw.com)、安徽教师考试网(www.zkdedu.com)
QQ咨询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