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思教育

电梯安全管理资格证怎么报名考取

发布用户:1990509788 +收藏

发布时间:2017-09-08 15:27:46 已有13人浏览

 联系人:吴老师              电话微信:130-6515-9943                 QQ:199-0509-788

2015年7月26日,年轻妈妈向柳娟在湖北荆州电梯事故中不幸离世,引起公众对电梯安全的高度关注。据不完全统计,仅2015年7月以来,全国即发生数起“电梯伤人”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发生在各地的多起电梯“伤人事件”,拷问着公共安全。以下为近期发生的电梯安全事故:

●7月10日,在广东广州一娱乐场所,一名53岁男子在去上厕所时推开了电梯旁的一扇小门,结果坠入电梯井。第二天被发现时已没有生命迹象。

●7月15日,辽宁沈阳华阳国际大厦的电梯由27层向1层运行过程中发生滑落。事发后,12名人员不同程度受伤。

●7月26日,湖北荆州安良百货商场六楼至七楼之间的自动扶梯突然发生事故,造成一名31岁的向柳娟不幸身亡。

●7月27日,广西梧州太阳广场内,一名1岁男童的左臂卷入自动扶梯致残。

●7月27日,在江苏无锡市一家工厂,一名年轻女子被卡在电梯平台缝隙中不幸身亡。出事电梯是工厂内的升降机,平时用来搬运货物。

●7月28日,河南省潢川县光州国际酒店发生因少年打斗撞开电梯门,致一名16岁男孩从电梯井道坠落事件,经抢救无效死亡。

随着高楼大厦、各类大型商场的日益增多,电梯已经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随之而来的就是电梯安全问题的逐渐显现。“7.26”电梯事故在网络上广泛传播,造成了非常大的社会影响,甚至给一些乘坐电梯的人造成了心理阴影,一些人甚至因为内心的恐惧减少或控制乘坐电梯的次数。

作为法律人,我们应该理性、客观的看待此次悲剧事件,惨剧已然发生,生命也已逝去,我们更多的是应该反思和思考如果构建我国的电梯安全使用管理制度,健全电梯运行方面的法律规范,避免此类悲剧的再次发生。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电梯事故的原因,介绍了国外及有关地区的电梯运行管理先进经验,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

一、我国当前电梯运行及事故发生现状

国家质检总局官方网站的信息显示,截至2014年底,我国电梯总量已达360万台,并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长,电梯保有量、年产量、年增长量均为世界第一,电梯安全事故时有发生。2014年,广州市、南京市、杭州市“96333”电梯应急处置平台平均每天分别解救40人、28人、19人。

2015年7月28日,北京晨报记者采访了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去年全国共发生49起电梯事故,死亡37人。根据对事故的分析,在死亡的37人中,18人是电梯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其余是乘客。49起事故中,21起是违规使用造成,比如违规使用三角钥匙4起,死亡4人;电梯故障后,乘客应在轿厢里等待救援,但乘客违规扒开轿厢,9起事故死亡8人;由于设备本身造成的事故8起,多集中在制动器、扶梯驱动链条失效等。

该负责人还表示,目前新电梯比较多,基本都是2003年以后增加的,但若不注重维修、保养等问题,老化的时间会更快,“未老先衰”,未来电梯风险会越来越大。

二、电梯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

电梯之所以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让乘客成为无辜的受害者,无外乎以下几种可能:

一是产品质量问题。我国电梯的制造与安装标准是根据欧洲标准修订的。国际大品牌电梯进入中国市场后,生产制造按照国内质量标准进行,导致其产品质量有别于国际标准。此外,受制于国内电梯行业不规范竞争,很多国际品牌电梯陷入价格战的深渊,甚至偷工减料,导致产品质量把控不过关。比如,有生产企业使用更便宜的配件,或在零部件上做手脚,把钢板厚度从2CM减到1.5CM。

二是安装质量问题。在各类电梯设备数量剧增的大背景下,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安装人员急缺。加之,电梯行业安装效益低,很难吸引高素质人才,相关企业往往聘用无操作经验的工作人员,有的甚至无上岗证者或者仅有简单培训,根本没有掌握电梯安装的熟练技能和操作规范,导致很多安装技术人员根本无技术可言,电梯安装质量自然堪忧。

三是责任意识问题。电梯运行与管理相关负责方安全责任意识缺失,是导致电梯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比如有的电梯没有按时更新维保记录,有的甚至连“年检合格”标牌都没有,一些物业单位为节省费用,几个月才对电梯检查一次,甚至等出了问题才检查,逃检、漏检和滞后年检现象十分严重。“7.26”电梯事故主要原因也是相关人员责任意识不强,虽发现电梯故障,有关人员未采取停梯检修等应急措施,导致当事人跌入踏板被电梯卷走身亡。

四是维修保养问题。有调查显示,在诸多导致电梯安全隐患的因素中,电梯制造质量问题占16%,安装问题占24%,而保养和使用问题高达60%。目前中国电梯维保市场混乱不堪。低价恶意竞争愈演愈烈,导致出现的低价维保单位维保质量无保证、无系统性,扰乱了自动扶梯维保市场的良性发展。

五是监管机制问题。当前我国电梯运营是“分段式”的,所有权、使用权、物业管理权、技术管理权(维修、维保、检验权)和具体使用者涉及多个主体,往往造成安全责任链条不明晰。各主体在电梯使用管理上相互推诿,责任主体不明晰,也导致了安全管理责任无法有效落实

上一篇:江西南昌成人高考大专学历报名费用和报名流程

下一篇:江西报名电梯司机资格证有什么要求

QQ咨询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