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零直播
今天图零小编来和大家说软件测试的bug管理作用层次和测试的两面性,喜欢记得收藏。
软件测试,按照行业标准(IEEE/ANSI ),1983年IEEE提出的软件工程术语中给软件测试下的定义是:“使用人工或自动的手段来运行或测定某个软件系统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检验它是否满足规定的需求或弄清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别”。换言之,软件测试是一种验证性活动,其目的是使用各种手段,为了验证需求和实际结果的区别,并且找出其中缺陷并且促进其被修复以达到用户要求的一种质量活动。
Bug管理的作用层次:
1、备忘与沟通
备忘是一个Bug管理系统特别朴素、比较基本的作用,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道理就这么简单。您什么时候测出了Bug、怎么测的、当时环境怎样,开发人员解决了没有、什么时候解决的、如何解决的,需要及时记录下来;问题一多,您靠记忆是记不住的。没有遗漏地记下所有问题点并确保适当地处理掉,是Bug管理的基本要求。
Bug的产生、变更需及时通知相关人员,他们也应能随时查询不同状况的Bug 数据,良好的沟通才能保证有效的协作。
2、监控
作为项目管理者,您需要及时全面了解目前的项目状况,有些Bug是影响全局的严重错误,需要立即做出处理、决策;有些Bug需要决定改还是不改,或是放入以后版本、分配给其他人等等。所以项目管理者应该能够监控Bug状况。
3、定量分析
对Bug数据作定量的统计分析是更进一步的需求,如:bug数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从测试者、责任人、缺陷级别、缺陷原因等不同角度统计缺陷数量等等。
4、环境集成
更高一级的需求是与需求、测试方案、SourceCode、自动测试工具等关联起来。
4、Bug管理工具的选用
与选用任何一件商品一样,与您的需求、产品价格、服务等有关。
从测试的目的出发,大概可以把测试分成两大类:
1、为了验证程序能正常工作的测试
2、为了证明程序不能正常工作的测试
一类是正面的,另一类是方面的,测试人员应该从两面“夹击”。
要想找到所有的错误是不可能的,因为Bug会随着程序的修改变得越来越少,同时也会变得越来越隐蔽,难以发现。
现在,大部分软件测试组织在综合地应用着这两类测试方式,主要体现在一下方面。
测试用例的设计分正面的和反面的测试用例,分为验证主成功场景的用例和验证扩展场景的测试用例。
测试的执行结合严格的测试用例执行过程以及灵活的探索性测试执行。
软件测试的中前期主要集中精力发现软件的错误,软件的中后期主要集中精力在验证软件的正常使用性上。
单元测试主要关注程序做了正确的事情,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主要关注程序的错误行为。
自动化测试主要专注于验证程序的正确行为,手工测试主要专注于发现软件的错误行为。
图零科技欢迎你和我互动哦!关注图零直播微信公众号
点击菜单栏“微我吧”,“Q我吧”即可加我好友,与我更多互动!
QQ咨询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