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教育

心理健康指导师是教育系统必备掌握的教学技能

发布用户:zhikujiaoyu521 +收藏

发布时间:2018-09-19 10:21:41 已有19人浏览

 

为进一步做好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配合文明校园创建活动,贯彻落实国家22部委《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和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上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开展教师、家长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强化心理健康师资队伍建设,做好家校(园)共育,争创文明校园,为培养身心健康的下一代共同努力。

河南省家庭发展研究会诚邀各个教育系统、中小学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项目合作,打造出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机构和标杆单位。

作为中国家庭教育师资培训品牌河南省家庭发展研究会及河南智库教育研究院,以传播心理健康教育先进理念、传授心理健康教育科学方法为出发点,以打造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机制为着力点,大力营造幸福和谐家庭环境,努力培养健康优秀子女。智库教育全面系统解读心理健康教育精髓,深挖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根源,为家长培育子女指明了方向,探索出应对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突出问题的解决办法及应对策略。

参加心理健康指导师培训收获:

1.学员接受过此培训后,应能掌握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必备知识和能力,促进专业发展:

2.初步掌握现代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辅导与咨询的基础技能;

3.能够向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4.能有效开展本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依据有关理论设计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并去实施,能够在实践中分析、解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际问题;

5.促进心理教师的自我成长,提升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职业道德水平;

6.能够使用配备的心理专业设备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对少数有心理行为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所谓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采用各种方法与措施,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及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青少年时期是人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心理素质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人格和个性、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国家教委新颁布的德育大纲句就明确地提出:“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明确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尤其是初中生阶段,是容易出现问题的阶段。

在小学阶段,各种心理品质正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其发展过程表现出明显的协调性、过渡性的特点。古语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虽然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表现出协调性的特点,但也需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小学生的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切勿错过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机。

中学阶段被一些理论学家称为“心理的间断期”,这时个体正处在从童年期到青年期过渡的转折期。在这个阶段,中学生在生理上进入了青春期。他们的生理成熟期大大提前,心理的成熟却远远滞后,出现了中学生身心发展不一致性的现象,导致了严重的心理危机。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健康现状决定了在这个年龄阶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上一篇:2018年“家庭教育指导师(高级)”认证培训班招生进行中

下一篇:家庭教育指导师师资培训深入社区将实现全面覆盖

QQ咨询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