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教育

2018顺德初三英语暑假辅导-一对一补习选择星火

发布用户:tangwei0229 +收藏

发布时间:2018-06-26 10:24:25 已有29人浏览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缺乏学习动力的情况是比较常见的现象,而初中生为什么会出现缺乏学习动力的现象呢?现在由星火教育小编告诉你。

 

  1.未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初中生都是只是十几岁的青少年,正值青春期的他们尚未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而价值观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现在人们的思想解放,学生的成长环境更加开放,获取各种信息的来源更加广泛。初中生还没有价值判断力,他们的三观还在形成中,而且他们也很容易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在社会错误的价值观影响下,初中生可能会觉得读书是没有用处的,从而缺乏学习动力。

 

  2.需要层次达不到及时满足。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的需要层次由低至高包括生理需要、安全和爱的需要、自尊和被认同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初中生正值发育期,自尊和被认同的需要显著增加。如果需要得不到满足,那么不健康的个体则会适应某种消极行为或错误目标来帮助自己满足需要,如对抗或报复行为。缺乏学习动力的学生就是因为自我需要得不到满足导致产生厌学心理。

 

  3.学习压力增大。

 

  一、学习科目增加,难度加大。在小学到初中的上升过程中,学生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学习压力自然会增大。特别是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因为跟不上学校的学习进度,导致学生学习得越来越吃力,他们便产生逃避甚至害怕心理。

 

  第二、环境期望值过高。教师和父母都希望学生能够取得令他们满意的成绩,可能不自觉地给学生带来了压力。学生心理负担过重,学习时精神难以集中,学习效率很难提高,终导致厌学情绪和行为的产生。

 

  第三、中考的压力。高中是不属于义务教育范围内的,所以中考是一次淘汰式考试。家长和老师因为希望学生能考上高中甚至是重点高中而不断施加压力给孩子。学校考试频繁,大大减少初中生学习活动中积极的情感体验,且随之而来的考试焦虑情绪也会日益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也日益减少了。

 

  4.偏向消极的失败归因观。

 

  韦纳的归因理论认为,个体的成败由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引起,内部原因包括个体的能力和努力,外部原因包括题目的难度和运气。如果学生取得不理想的考试成绩频率较高,而学生又把这种结果的原因归于能力或题目的难度这些稳定性较强的原因。这样很可能使学生的自信心不断下降,从而产生厌学心理。

 

  初中学习生活也是对未来高中学习生活产生一定影响的,所以星火教育400, 877, 0068小编认为家长和老师应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让孩子形成正确的学习观,使孩子健康成长。


上一篇:2018深圳中考暑假辅导哪家好

下一篇:2018顺德初三数学暑假辅导-暑假补习选择星火教育

QQ咨询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