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推培训
㈠ 寒凝瘀阻证
【病证表现】
1.主要症状 腰背及骶髂僵硬、疼痛。
2.辨证要点 因受凉加重,口淡不渴,舌质暗淡瘀紫,苔白,脉沉涩。
3.可能伴随的症状 关节畸形,或夜间痛甚,或疼痛固定不移,或手足不温,或畏寒怕冷,或肢体活动不利等。
【治则与选方】 温阳散寒,活血止痛;可选用桂枝附子汤与生化汤合方。
㈡ 痰瘀寒湿证
【病证表现】
1.主要症状 腰背及骶髂僵硬、疼痛。
2.辨证要点 因受凉加重,肢体困重,舌质暗淡瘀紫,苔白腻或厚,脉沉涩。
3.可能伴随的症状 关节畸形,或头沉头昏,或夜间痛甚,或疼痛固定不移,或手足不温,或畏寒怕冷,或肢体活动不利,或大便不爽等。
【治则与选方】 温阳散寒,燥湿化痰,活血化瘀;可选用二陈汤、活络效灵丹与平胃散合方。
㈢ 气虚痰瘀证
【病证表现】
1.主要症状 腰背及骶髂僵硬、疼痛。
2.辨证要点 因劳累加重,肢体困重,舌质暗淡瘀紫,苔白腻或厚,脉沉弱涩。
3.可能伴随的症状 倦怠乏力,或头晕目眩,或心悸,或气短,或关节畸形,或夜间痛甚,或疼痛固定不移,或肢体活动不利,或大便不爽等。
【治则与选方】 益气化痰,活血化瘀;可选用香砂六君子汤与蛭虻归草汤合方。
㈣ 阴虚瘀血证
【病证表现】
1.主要症状 腰背及骶髂僵硬、疼痛。
2.辨证要点 口干咽燥,痛如针刺,舌质暗红瘀紫,少苔,或苔薄黄,脉沉细涩。
3.可能伴随的症状 盗汗,或潮热,或头晕目眩,或关节畸形,或夜间痛甚,或疼痛固定不移,或肢体活动不利,或大便干结等。
【治则与选方】 滋补阴津,凉血化瘀;可选用六味地黄丸、二至丸与蛭虻归草汤合方。
㈤ 阴虚痰瘀证
【病证表现】
1.主要症状 腰背及骶髂僵硬、疼痛。
2.辨证要点 五心烦热,肢体烦重,痛如针刺,舌质暗红瘀紫少苔,或苔薄腻,脉沉细涩。
3.可能伴随的症状 盗汗,或潮热,或头晕目眩,或关节畸形,或夜间痛甚,或疼痛固定不移,或肢体活动不利,或大便干结等。
【治则与选方】 滋补阴津,化痰通络;可选用大补阴丸、贝母瓜蒌散与失笑散合方。
㈥ 阳虚瘀热证
【病证表现】
1.主要症状 腰背及骶髂僵硬、疼痛。
2.辨证要点 手足不温,痛如针刺,舌质淡红瘀紫,苔薄黄,脉沉细涩。
3.可能伴随的症状 口干欲饮热水,或畏寒怕冷,或头晕目眩,或关节畸形,或夜间痛甚,或疼痛固定不移,或肢体活动不利,或倦怠乏力,或消瘦,或大便溏泄等。
【治则与选方】 温补阳气,凉血化瘀;可选用桂枝人参汤、乌头汤与桃核承气汤合方。
㈦ 阳虚湿热证
【病证表现】
1.主要症状 腰背及骶髂僵硬、疼痛。
2.辨证要点 畏寒怕冷,肢体困重,口干不欲饮水,舌质淡红,苔黄腻,脉沉弱。
3.可能伴随的症状 口干欲饮热水,或手足不温,或头晕目眩,或关节畸形,或肢体活动不利,或大便溏泄等。
【治则与选方】 温补阳气,清热燥湿;可选用右归饮与四妙丸合方。
㈧ 血虚寒凝脉络证
【病证表现】
1.主要症状 腰背及骶髂僵硬、疼痛。
2.辨证要点 口淡不渴,面色苍白,肢体困重,舌质暗淡瘀紫,苔白腻,脉沉弱涩。
3.可能伴随的症状 畏寒怕冷,或手足不温,或头晕目眩,或指甲无泽,或心悸,或失眠多梦,或关节畸形,或肢体活动不利,或大便溏泄等。
【治则与选方】 温经散寒,燥湿化痰,养血化瘀;可选用当归四逆汤、四物汤与通脉四逆汤合方。
强直性脊柱炎 经方案例
耿某,男,25岁,郑州人,有3年强直性脊柱炎病史,近因疼痛加重前来诊治。
刻诊:腰背颈及下肢关节疼痛,活动受限,遇冷加重,似有身体关节欲脱散,头晕目眩,咽痛,牙龈肿痛,舌质红,苔薄黄,脉沉。
辨为阳虚热郁,经脉郁滞证,治当温阳通经,清热益阴,给予桂枝芍药知母汤与白虎汤合方:
桂枝12g,生白芍10g,黄连6g,麻黄6g,生姜15g,白术15g,知母18g,防风12g,附子10g,石膏45g,粳米15g,生甘草6g。
6剂,第1次煎45分钟,第2次煎30分钟,合并药液,每日1剂,每天分3服;
二诊:咽痛止,牙龈肿痛减轻,变石膏为40g,以前方6剂;
三诊:关节疼痛好转,以前方6剂;
四诊:仍遇冷加重,变附子为生川乌10g,以前方6剂;
五诊:疼痛明显减轻,以前方6剂;
六诊:诸证得到有效控制,以前方治疗200余剂,诸关节未有明显不适;
之后,以前方变汤剂为散剂,每次6g,每日分3服,治疗半年。随访1年,一切尚好。
用方体会:根据关节疼痛、遇冷加重辨为寒,再根据咽痛、舌质红辨为热,以此辨为阳虚热郁,经脉郁滞证。方以桂枝芍药知母汤温阳散寒,兼清热益阴;以白虎汤清泻郁热,兼温阳顾胃,加黄连清泻郁热。方药相互为用,以取其效。
强直性脊柱炎 经方案例
1、乌头汤加味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杨某,男,29岁,许昌人。5年前因腰背疼痛,经检查而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几经住院及门诊治疗,并多次服用中西药,且未能有效控制疼痛,近2年来因胸背腰疼痛而影响正常行走,故前来诊治。
刻诊:颈、背、胸、腰、胯疼痛沉重,恶风寒,口淡不欲饮水,大便溏,舌质淡红,苔薄略黄,脉沉。
辨为寒湿阳虚夹热证,其治当温阳益气,逐寒止痛,给予乌头汤与桂枝附子汤合方加味:
麻黄10g,黄芪10g,生川乌6g,生草乌6g,桂枝12g,附子15g,生姜10g,石膏15g,生天南星12g,白芍24g,地龙12g,大枣12枚,炙甘草10g。
12剂,第1次煎50分钟,第2次煎煮30分钟,每日1剂,每天分3服。
二诊:疼痛略有减轻,又以前方12剂。
三诊:疼痛又较前有好转,又以前方治疗12剂。
之后,复以前方治疗50余剂,疼痛解除。复以前方变汤剂为散剂,每次6g,每日分2服,以巩固治疗3个月。随访1年,疼痛未再复发。
2、甘草附子汤加味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姚某,男,33岁。4年前因腰骶部沉重疼痛渐渐加重而经CT检查,提示双侧骶髂关节面模糊,关节间隙变窄,并见部分融合,检查ESR29mm/h,CRP89mg/L。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1年来腰骶部疼痛明显加重。刻诊:腰部、双髋关节、脚跟疼痛,胸胁不舒,受凉加重,行走不便,困倦乏力,手足不温,舌淡红,苔薄略黄,脉沉。辨为阳虚骨痹证,给予甘草附子汤加味:附子10g,白术6g,桂枝12g,炙甘草6g,麻黄10g,生川乌6g,生草乌6g,黄芪24g,白芍24g,地龙12g。6剂,1日1剂,水煎服。二诊:腰胯诸疼痛减轻,手足转温,又以前方治疗40余剂,病情趋于稳定,复查ESR14mm/h,CRP6.0mg/L。之后,将前方改汤剂为散剂,每次6g,每日分3服,以巩固治疗效果。
用方点拨:西医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中医根据病变部位在骨节如受凉加重,困倦乏力,手足不温辨为阳虚,以此用甘草附子汤温阳益气,散寒止痛,加麻黄散寒通络止痛,生川乌、生草乌,逐寒止痛,黄芪益气固表,白芍益血缓急止痛,地龙通络止痛。方药相互为用,以温阳散寒,益气补血,通络止痛。
强直性脊柱炎 经方案例
邵某,男,33岁,新密人,有多年强直性脊柱炎病史,2年前出现肢体僵硬并影响行走,近因疼痛僵硬加重前来诊治。
刻诊:颈椎胸椎腰椎困重僵硬疼痛,两胯活动不利,因受凉加重,肢体怕冷,口苦口腻,舌质暗红,苔黄白夹杂,脉沉弱;
辨为阳虚寒湿,郁热蕴结证,治当温阳通筋,散寒化湿,兼清郁热,给予桂枝附子汤、乌头汤与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合方加味,
桂枝12g,附子15g,生姜10g,大枣12枚 炮川乌6g,麻黄10g,黄芪10g,白芍10g,干姜10g,黄连10g,黄芩10g,红参10g,天花粉6g,炙甘草10g;
6剂,第1次煎40分钟,第2次煎30分钟,合并药液,每日1剂,每天分3服;
二诊:口苦消除,以前方减黄连为6g,黄芩为6g,6剂;
三诊:肢体怕冷好转,以前方6剂;
四诊:颈椎胸椎腰椎僵硬略有减轻,以前方6剂;
五诊:两胯活动较前灵活,以前方6剂;
六诊:僵硬较前又有好转,以前方6剂;
七诊:诸证趋于缓解,以前方6剂;
之后,为了巩固治疗效果,以前方治疗100余剂,病情稳定。随访1年,一切尚好。
用方体会:根据肢体困重僵硬疼痛辨为寒湿,再根据肢体怕冷辨为阳虚,因口苦口腻辨为湿热,又因苔黄白夹杂辨为寒热错杂,以此辨为阳虚寒湿,郁热蕴结证,方以桂枝附子汤温阳散寒除湿;乌头汤温阳散寒,补益气血;以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益气清热散寒,加天花粉舒筋通脉。方药相互为用,以取其效。
一、学习内容:
日期 | 课时 | 内容 |
第1天 | 上午 下午 | 1.颈椎病的诊治 2.颈椎病的X线诊断和临床 |
第二天 | 上午 下午 | 1.胸椎小关节紊乱症 2.急性腰臀部软组织损伤 3.骶骼关节损伤和错位 |
第三天 | 上午 下午 | 1.腰骶椎病损的X线诊断和临床 2.颈、胸椎病损的检查和治疗手法演示 |
第四天 | 上午 下午 | 1.腰骶椎病损的检查和整复手法演示 2.分组练习脊柱病损治疗手法 |
第五天 | 上午 下午 | 分组练习脊柱病损治疗手法 复习本次课程的全部手法、答疑等 |
二、主讲教授: 陈忠和:中国针灸推拿协会副会长,中推联合医学研究院副院长,广西中医药大学骨伤科研究所研究员,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早年从事西医外科和骨科的教学和医疗工作。1976年参与创建并主持广西shou个整脊专科诊室,专职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相关疾病的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任广西中医药大学骨伤科研究室主任、骨伤科研究所副所长等职(现已退休)。作为临床、教学和科研的基地,治愈众多国内外脊柱相关疾病等常见病和疑难病症的患者;培训近千名来自全国及国外的专业医务人员;撰写和发表多篇具有创新观点的学术论文;主编多部医学专著。参与学院骨伤科研究所的多项科研课题并获得省厅级奖励。1984年以来,先后兼任中国传统医学手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广西国际手法医学协会常务理事、世界手法医学联合会常务副主席、全国脊诊整脊技术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平乐骨伤医院业务技术顾问、港中医骨伤学会学术顾问、香港中医整脊学会顾问等。曾兼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常委、中国致公党中央委员、中国侨联委员等社会职务。多次应邀赴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香港、新加坡、印尼、美国讲学。
三、邀请参加对象: 各级医疗机构从事推拿科、创伤科、脊柱病科、理疗科、骨伤科、康复科、针灸科、针刀科等科室医师、理疗师、按摩师,以及各级医疗机构从事整脊、推拿诊疗医师、各从事推拿技术、教学、科研机构及从事按摩保健有关个体人员等。
四、研修方式及证书: 1、由陈忠和教授亲自授课,并现场示范及手把手教授。 2、研修班结束经考核合格,授予中英文对照由中国针灸推拿协会颁发的结业证书。 3、经中推联合医学研究院决定,所有参会人员均颁发研究院结业证书,可以作为就业上岗的参考证明。
4、凭本研修班中推研究院证书自参会之日起免费复习。
5、报到时交四张二寸免冠彩色照片。欢迎各学员收集整理临床病例现场与专家交流。
五、时间和地点:
3月15日—3月20日(5天)(15日全天报到) 广州
六、主办方与承办方
主办方:中国针灸推拿协会 中推联合医学研究院
承办方:中推联合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七、研修费及报名办法:
1、研修费每人4800元(包括:资料费、证书费以及免费复习的费用,之前学习过三天班的学员补交2000元,即可参加本次5天学习班)。食宿可协助安排,费用自理。
2、会议地点及乘车路线在开班前一周以书面形式通知各位学员。
3、参加学习的学员必须以电话、短信、邮箱或其他联系方式报名注册。
报名热线:万老师159 1063 4388同微信 长期举办各种中医针灸正骨美容培训班,全国各地都有班 具体电话咨询 了解更多养生知识添加微信公众号 爱医大讲堂
QQ咨询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