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象团操健身学院

递进公司共同增长话题

发布用户:lightspot002 +收藏

发布时间:2019-04-23 13:42:08 已有24人浏览

 

马斯洛需求告诉我们,人的需求会从生理需求慢慢过渡到希望被社会认同继而递增到自我价值超越。当你的公司无法满足你员工的收入,给不了他们吃饱穿暖的可能;当你的员工吃饱穿暖后无法获得更多人的认同达到下一个高度。

今天,我们就来扯一扯,关于工作室这么一个“小生意”,究竟需不需要严格的管理制度。

答案是一定的,甚至对于工作室来说,管理相比起健身房要做到“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们先围绕这样一个话题:

员工在你的企业的成长空间

现在的健身工作室往往比较欠缺有竞争力的薪酬制度和长远的晋升空间。说的难听点,没有以上所说的两点,你是在浪费你员工的时间。因为你的教练永远在你这只能是一个教练,你的门店数量扩张不起来或者门店规模不够,教练永远在“售课、授课”中度日如年,久而久之,看不到未来自己在这里成长的希望,自然而然会选择更好的平台。所以这就会面临教练流失的问题,而这个行业目前人员的流失率是极高的。


据不完全统计,大部分在健身房工作的教练(大约有80%的比例)都没有办法待满一年,他们会选择自己出去自立门户或者换一个发展平台。但第二年会有超过60%的人重新回到健身房工作或者转让自己的店铺重新从教练做起。


这样的现象有两个原因:

健身房或大部分工作室没有良好的管理体系,这一点已经提到过。


大部分自己创业的教练都没有良好的投资管理意识,一排脑门直接合伙,结果连基本的财务测算和市场调研能力都没有,所以失败是必然的事。


当然随着教练的流失,不可避免你也会流失一部分客户,因为服务体系的不完善,因此客户对于教练的依赖性极高,而非依赖于你的训练体系。但我想这是每一位健身工作室的老板都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因此,良好的管理制度给员工长足的成长空间,才能让企业茁壮成长。员工与企业的粘性越高,你的品牌才能发展的更好。


团队的凝聚力源于你的管理,团队的执行力源于你的管理,团队的能力提升源于你的管理。如果你的教练不听你的,请不要抱怨人难管,你应该质疑你自己的能力是否足够。员工的稳定源于一条不变的准则:幸福感。幸福感来源于收入的持续稳定和提升,源于团队的氛围十分融洽,源于这份工作可以持续的为我提供成长的机会。

对于教练这个职业来说,他们有这么几个成长的方向:


1.以专业为导向的技术性人才

那么对于这一批人来说,你的公司需要给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深造平台,以利于他在未来成为培训师的方向上有良好的成长空间。目前大部分员工的培训很可能都是老板自己做,因为自己懂那么点专业,这对于留住刚入行的教练来说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随着教练的知识储备越来越广,想学习的知识越来越精细,学习的成本越来越高昂,但是收入却止步不前、你也因为成本无法补贴给你的员工一个满意的支出,他在你的平台中也无法实现当培训师的梦想的时候(因为没有办法曝光给更多业内的教练),他就会离开你。


或许你会感叹是你将他从一无所有变成了现在的样子,你唏嘘现在的人都没有感恩的心,可是,你是否想过,你公司的实力没有壮大而你的教练越来越强大的时候,“庙太小供不起佛”是必然的,人往高处走。


各位如果有兴趣,可以参考一些走廉价包月课程的私教工作室,即使门店数量不少,可是我们会发现教练的流失率是极高的。一个有一定门店数量规模的品牌,如果连员工都无法很好的留住,只把员工当成流水不停迭代,那这个品牌的员工是没有信念的,就更不要谈企业文化,那么服务品质就更无从谈起。


2.门店管理者

其实这一点我相信很多健身工作室都无法做到。门店数量扩张不起来,所以没有这样的职位可以提供给你的员工;或者单店规模发展的不好,没有中层级的管理职位可以提供给你的教练,例如某些特定课程的开发者、店长、副店长等等。没有这些岗位自然没有员工的成长空间,在薪资上也无法获得提高。说白了很多工作室设立这些岗位没有意义,因为没有体量没有规模,但是很有可能你会一直陷入一个死循环。很多工作室的老板们自己也是半个教练,整天带课,没有时间拓展业务、合作渠道。很可笑的是,这样的现状造成了行业内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大部分教练们的未来志向都在培训师这条道路上。说实话,这个行业早已不缺培训,好的普拉提机构、体能训练机构、康复机构、拳击等等,教练们挤破了头还想在这么激烈的竞争中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死伤无数,成功的寥寥无几。对于这个现象,我们更多的要思考的是:究竟是培训业的鼎盛吸引了大量的教练走这条路,还是由于管理的无能造成了教练认为管理对他来说是行不通的一条路,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3.明星教练,模特,艺人

相信很多教练的身材和颜值都不低,因此教练还是有机会可以转型。但目前国内市场能做到这一点的,除了行业新翘楚“星健身”能成功做到外,能给教练提供这样机会的公司寥寥无几。所以对于大部分工作室来说员工的晋升空间只有“培训师或管理者”两条路,结果两条路都行不通。


说到这里不得不再提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近两年工作室的疯狂崛起。原因有两点:

1.开店的成本看似很低

2.因为在老东家无发展空间因此意淫自己可以另立山头

第二点就不再深入讨论,前面已经说得比较明白员工为何会离开老东家的原因。谈谈点,开店成本看似低。国产设备、国产小工具,装修简单点,租个破房子,加在一起兄弟们凑一凑几十万就开起来了,然后没有基本的财务预算能力,天真的以为不再被别人抽成,带一点老客户出来就能活的很好。然后到了第二年资金枯竭,转让的转让,破产的破产,小麦我在近几个月听到转让加破产的消息超过20家工作室,因此这不是危言耸听。


因此在这里要说的是,大部分开店的教练缺乏基本的投资管理意识,没有想明白要开店的人是大多数。其实他们根本不清楚自己想要的目标客户的现状如何,还在一味的骗自己说好东西经的起推敲能传播开来。这样的想法大概在90年代可以存活,因为那时候还是商品经济。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从00年市场开始步入市场经济,因此一门生意要做好,考验的是创业者的品牌定位能力、品牌推广传播能力,技术,只是你产品质量的保证,现在要拼的更多是服务,如果继续打价格战,大家比谁更低,更“物美价廉”,我只能祝福你一路走好。


经常会听到一些工作室交流的社群里会有人问:教练现在越来越难管了;教练每天都只愿意给自己的老客户上上课,有资源也不愿意接;开会总是开不起来,要人员集中起来去执行一件事的难度特别大等等。听到过离谱的一个说法是:我现在就两三个教练,我觉得大家和和睦睦就好了,等人多了我再慢慢定一些规矩。


如果做工作室的老板大部分都是技术出生,因此管理、营销能力自然不擅长,因为能给教练的东西也特别有限。但请不要再向你的教练强调技术是他们这份工作要关注的事情,你不会的话,应该找人一起合伙弥补这一部分,现在是市场经济,如果你不清楚从你创业开始你的角色已经发生了转变,如果你不清楚一个生意的成功需要各方面因素的共同配合,那么死亡,是近在咫尺的事。


创业是勇敢者在黑暗中孤独的道路,它不属于大多数人。络绎不绝的工作室崛起,我们能看到这个行业正在发展壮大,但请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或许,安安本本当个教练,你会更开心。

 

上一篇:怎样能成为一名健身教练?健身教练的前景怎么样?

下一篇:高效运营团操课

QQ咨询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