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宏远时代科技
将人性化设计理念融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设计工作中在开展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施工建设时,应该充分在其中融入科学合理的布置规划理念,尤其是在厂区内部的绿化设计。具体而言,即在厂区所在位置周边积极种植各类树木花草,降低发电厂内部粉尘以及焚烧发电噪音对于周边生态环境平衡造成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厂内建设一些参观通道,在通道内布置一些有关于发电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内容,积极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和提出的建议,继而提供周边居民对于环境的保护意识。在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过程中,作为焚烧发电厂的管理人员,应该积极针对垃圾焚烧技术进行深入研究,降低焚烧过程中对于周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同时,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建设期间,需要综合考量环境保护的各个关键点,对各类污染物的排放严格管控和净化。另一方面,有效管控好环境防护的安全距离,降低垃圾焚烧风险事故的发生几率,唯有如此,才能保护好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实现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报名咨询罗老师(微信同号)电话:151-8040-2841专业罗老师给您指导!
日本、德国推行生活垃圾分类的过程日本推行生活垃圾分类的过程20世纪50、6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恢复和发展,日本各大城市普遍面临着垃圾围城的困境。由于国土面积狭小,日本各城市不可能提供大量的土地用于填埋生活垃圾。为了解决生活垃圾问题,政府兴建了很多生活垃圾焚烧厂,但受到当时技术的制约,又带来严重的二恶英问题,引起居民与政府之间的强烈对抗。1971年东京杉并区居民强烈抗议政府在社区附近建设生活垃圾处理场,从而引发了著名的“东京垃圾战争”事件。这一持续到1974年的大规模居民抗议事件唤醒了全社会的生活垃圾管理意识,也促使政府下决心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此后到20世纪末,在各级政府的大力倡导下,日本大力推行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和前端控制,形成了细致严格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21世纪以来,日本更加重视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生活垃圾的源头减量,公民和社会各主体更加主动地参与到生活垃圾的分类和回收中来。德国推行生活垃圾分类的过程在生活垃圾管理方面,德国也走过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二战后联邦德国已经出现数以千计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些人口稠密的大城市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建造大型垃圾焚烧厂,这虽然使垃圾量降低到原来的20%~25%,但却产生了大气污染问题,引起了居民的强烈不满。[2]到20世纪70年代初,生活垃圾污染及其引起的社会问题达到为严重的程度。在此背景下,联邦德国政府开始从环境保护角度来处理城市生活垃圾问题。1972年制定了部《废弃物处理法》,全面加强对垃圾处理的监控。1978年,推出“蓝色天使”计划,旨在鼓励企业生产环保产品以减少环境污染。1996年将《废弃物处理法》修订为《循环经济与废弃物管理法》,强调对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2015年1月1日起实施的《循环经济法》详细规定了有机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
报考条件:
中级(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
(1) 在本职业连续工作4年以上者。
(2) 取得本职业初级证后,经正规中级工培训结业且年满18周岁以上。
(3) 中等职业学校对口专业三年级或已毕业学生。
(4) 高等院校二年级或技校5年制高职班三年级对口专业学生。
高级(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
(1) 高中以下学历,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6年以上。
(2) 专科以上学历,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3) 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
QQ咨询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