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IT培训
工作中设计师经常接到大量需求,接到需求时我们需要引导需求方多聊聊需求背景。聊需求背景时,我们可以先引导需求方聊聊需求的来源。
1.需求来源
需求来源一般有外部和内部,了解需求来源方便我们理解这个需求的出处,方便理解为什么有这个需求以及对需求有疑惑时去溯源。
外部来源:用户、客户、政策……
内部来源:老板、企业、产品、设计、运营、商务、市场、品牌、技术……
2.产品决策
一般需求收集和处理是由产品经理负责,所以一般设计师最大的需求方是产品经理。了解需求的来源后,我们可以和产品经理聊聊决策过程,弄清楚这3个问题:为什么做、怎么做、后续规划。
为什么做:可以从业务价值、用户价值、资源时间这三方面了解。
首先做这东西一定是要有业务价值,设计师也需要通过设计项目的业务价值来证明自身价值,没业务价值的需求就是自嗨瞎折腾。然后这个东西也一定要有用户价值,毕竟最后设计的方案是需要用户用起来才可能达成业务价值。最后就是要了解时间和资源情况,毕竟时间长短、资源多少,设计的打法完全会不一样,急就先提供能跑通的设计方案后面再迭代,时间充裕那就是多调研多研究争取找到更匹配、考虑更周到的设计方案。
怎么做:了解产品设想的功能或内容怎么运转解决问题。
正常情况产品经理需提供流程图和产品原型沟通,这个阶段设计师核心是理解功能或内容如何运转,思考是否合理自洽。注意不要过早聚焦交互层和视觉层,不要被带偏过早陷入细节讨论,比如用列表还是卡片,用圆的还是方的……
举个例子,灰机的一个UI同事,产品经理对他的设计评价就是对产品原型上色,缺少想法。后来工作中灰机发现并不是UI同事能力差,而是需求沟通时没方法,更多在聊原型图设计细节。导致不能深入理解方案背后解决的问题,限制住了设计思考边界,无法提供视觉层或交互层更大胆的想法,仅能做一些细节层面设计“原型图上色”。
后续规划:了解产品后续规划目的是提升设计方案未来的扩展性。
设计方案扩展性价值是提升后续设计研发效率和降低对老用户习惯伤害。不要迭代一次框架交互布局都大变,不仅设计开发成本高,对老用户习惯的伤害也是巨大。
下一篇:没有下一篇了
QQ咨询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