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期《高级艺术品鉴定评估师》研修班开课第四日上午,北京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钱币鉴定专家王纪洁老师,为学员们讲解了中国古代历代钱币概况,下午老师带领学员在中国钱币博物馆进行了实践课学习。
在此主页君为大家总结了今日的课堂要点以便大家参考复习。深入参与中艺藏课堂,多多与专家交流探讨,亲身上手体验感受文物真品,结合文博网校线上课程巩固学习,方能对文物艺术品鉴定拥有更深刻的了解哦~
一.实物货币
实物货币是在金属货币诞生之前行使货币职能的物品,如海贝、珠玉、皮毛、布帛等。
二.金属称量货币
1.银两
银两的形制与规格,随时代不同而异,主要有棒(铤)、圆形饼、扁平(铤)、马蹄形、船形、秤锤形等形状。宋以前多称为铤,宋称为锭,元以后总称为元宝。
银锭以大小、重量、是否官铸来衡量价值。金质元宝由于铸造量很少,存世罕见。
银锭鉴别一看颜色,真银锭会自然生出一层银锈和包浆,颜色大多灰色或灰褐色,色泽温润;二看铭文。三看造型是否符合当时特征,四看工艺。
2.黄金货币
黄金在西汉得到大量使用,但始终没有发展成真正贵金属铸币,没有脱离称量货币范畴。
西汉黄金货币有金饼、马蹄金、麟趾金等形式,含金量96%左右。史书记载,黄金多用于帝王赏赐、贵族间赠与、祝寿、以及进贡、赎罪和大额支付等用途。
西汉金饼形状如扁半球型,表面一般有很多冰裂纹,面微隆起,背面内凹,凹面大多有文字、戳记或符号。
金饼分大小两种,大者直径在56~65mm之间,重量250~280克左右,小的以满城汉墓出土为例,重一两左右。
已发现的金饼上有“吉”、“黄”、“长”、“马”、“租”、“千”、“金”、“令”、“王”、“朱”、“二”等字。
三.古代金属铸币
春秋战国时的四大货币体系:
秦国和东周的圜钱:陶纺轮
三晋布币:农具“钱”(铲形)
燕赵刀币:削刀
楚国蚁鼻钱
秦半两为青铜质地,铜70%,其余是铅和锡。绝大多数无边廓,周边较圆,面穿右“半”,穿左“两”,钱币突起较高,光背无文。书体小篆。
西汉五铢和东汉五铢区别:西汉“金”部四点略成圆状,东汉呈竖状。“朱”部西汉头部方折,东汉圆折。
六泉十布特点:铜质精,优于之前“半两”和“五铢”,线条挺健,尤其是十布外廓。六泉用小篆,十布用悬针篆。
开元通宝:开元通宝钱面文为八分及隶体,笔画端庄沉稳。早期直径2.4~2.7厘米,穿径0.7厘米,廓宽0.2厘米,重约3.7~4.5克左右。初唐~盛唐铸造的开元通宝基本特征都一致。
北宋铸币:1.年号钱极多,九个皇帝改元三十五次,铸造27种年号钱和3种非年号钱(宋元、圣宋、皇宋)2.币值多变,分等流通,几乎每种钱币都有大小不同的面额,如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等。3.版别庞杂 4.书体多样 5.对钱盛行,除了天圣以前的宋元、太平、天禧、祥符、景德、成平年号铸币和天圣以后的康定、庆历、崇宁、大观年号铸币外,可以说无钱不成对。6.铸造量大 7.钱监众多。钱监是宋代铸钱机构。8.全国划为铜钱和铁钱流通区。太祖开宝年间开始,铁钱限地区流通。9.铸币权统一,中央政府统一管理,严禁民间私铸。10.金属合金比例合理,平均含量铜64.75%,铅25.40%,锡8.70%。
南宋铸币:以折二、折三为主,小平钱较少,整体铸造量下降,铁钱主要用于四川、湖北、安徽等地,铜钱仅限东南地区。南宋铜器比例铜、锡含量偏低,铅含量显著提高。钱文向单一化楷体发展。
辽金西夏钱币:辽代九帝210余年间每朝揭铸有年号钱和少量非年号钱,正用品钱币均为汉文,制作不精,书写潦草。西夏钱币总的来说制作精美,轮廓规整。
四.近现代机制币
铜元:面值上有一文、二文、五文、十文、二十文、三十文,以十文、二十文较多。
五.古钞和钞版
古钞即宋元明时期纸币。
六.清末纸币和钱票
清末有五种机构发行纸币和钱票:1.户部(大清)银行和交通银行 2.外国在华银行和中外合办银行 3.私营商业银行 4. 各省官银号和官钱局 5.私营钱庄和银号
七.钱范
目前所见多为战国、西汉、东汉、新莽等朝的硬范,有陶、铁、铜、石等质地。
八.压胜钱(民俗钱)
非正式行用钱,俗称花钱,一般用于馈赠、玩赏、配饰、卜卦、辟邪等。
汉代民俗钱图案多为星斗、六博棋局、四灵、祥云等;隋唐宋元出现佛像、八卦、符咒纹饰;明清文字、图案的搭配更加丰富。
九.古钱作伪的几种方法
翻砂作伪法、改刻作伪法、挖补作伪法、拼合作伪法、打制作伪法。
中艺藏文博教育:隶属于中艺藏(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旧货业协会理事单位、中国收藏家协会古典家具收藏委员会教学基地、中国人民大学金石轩实践基地、北京开放大学培训中心战略合作单位、北京市诚信创建企业,主要从事文博人才继续教育培训(包括各类文物艺术品鉴定、评估、修复,艺术品经纪,艺术会展策划,科技检测,职业资格认证项目等),长期为文物管理和研究机构、各类博物馆和陈列展览单位、银行金融机构、文物与艺术品经营单位、拍卖典当、珠宝行等提供专业人才能力提升培训服务。
电话:010-57142632(工作日:9:00-17:00)
手机:15210657966(范老师)
18311182019(王老师)
邮箱:3425545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