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自考2010年全日制招生

+收藏

求学价: 面议 发布用户:xbmzdxzk

发布时间:2010-07-31 已有2517人浏览报名

课程介绍

推荐:2010江西省-南昌大学全日制自考本科招生

南大青山湖校区 热线电话:13767038341(16h)

全天在线工作QQ83679194916h0791-5197243()

全日制自考招生办公室:郭老师,邱老师,熊老师,张老师

 

南昌大学是一所“文理工医渗透、产学研结合”的综合性大学,是目前江西省的一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高校,首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学校,并且拥有首批十一所大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之一的南昌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和江西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是目前江西省综合实力较强的高等学府。

 

南昌大学是一所“文理工医渗透、产学研结合”的综合性大学,是目前江西省的一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高校,首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学校,并且拥有首批十一所大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之一的南昌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和江西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是目前江西省综合实力较强的高等学府。  习近平深情寄语“南昌大学,前景无限!”学校办学可以追溯到1921年创办的江西公立医学专门学校和1940年创建的国立中正大学生物系。1993年,江西大学与江西工业大学合并组建南昌大学。1996年1月南昌大学在全国地方高校中第几个通过了211工程部门预审。1997年经国家计委批准立项,开始211工程重点建设。2004年,教育部和江西省人民政府签署共建南昌大学协议。2005年,南昌大学与江西医学院合并组建新南昌大学,学校的建设、改革与发展从此步入了一个崭新阶段。  多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教育部和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江泽民、李鹏等先后为学校题词,李岚清、曾庆红、吴官正、习近平等中央领导先后到学校视察指导工作,江西省委、省政府将南昌大学的建设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并确立了将南昌大学建设成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宏伟目标。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是由南昌大学申报举办,于2001年8月1日经江西省发展计划委员会、江西省教育厅批准成立的一所本科综合性独立学院。学院坐落于英雄城南昌高校云集、人才济济的城东,占地面积600亩,其中:青苑校区54亩,青山湖南校区550亩。学院设有南昌大学优势本科专业43个,面向全国26个省(市)招生,现有全日制本科层次学生11921人。2003年,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教发[2003]8号)的文件精神,学院把握机遇,规范办学,于当年年底被国家教育部作为全国首批符合要求的独立学院予以确认。2005年教育部专家对我院进行了专项检查,获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在办学思想、办学理念、教育教学管理、教育质量等方面,都获得了专家的充分肯定,尤其在教育教学管理、教育质量保障方面,得到了专家的很高评价。

招生对象:应、历届高中毕业生及三校生(职高/中专/技校学子),录取原则:择优择先录取。定额招生,欲报名的学生及时在线联系QQ咨询老师。

 

全日制自考助学班招生专业一览表

专业

学制

类别

计划名额

收费(元/年)

法律

四年

文史/理工

100名 

5500元

英语

四年

文史/理工

100名 

5500元

新闻学

四年

文史/理工

100名

5500元

国际贸易

四年

文史/理工

100名

5500元

工商企业管理

四年

文史/理工

200名

5500元

会计

四年

文史/理工

200名

5500元

旅游管理

四年

文史/理工

100名

5500元

市场营销

四年

文史/理工

100名

5500元

物流管理 

四年

文史/理

100名

5500元

秘书

四年

文史/理工 

100名

5500元

电子商务

四年

文史/理工

100名

5500元

机电一体化

四年

理工

200名

5500元

模具设计与制造

四年

理工

100名

5500元

数控技术

四年

理工

100名

5500元

计算机及应用

四年

理工

100名

5500元

软件工程

四年

理工

100名

5500元

建筑工程

四年

理工 

50名

5500元

工程造价管理

四年

理工

100名

5500元

 

南大自考报名须知

1、招生性质
本招生为计划外招生,学生需参加全国自学考试,各门课程合格后方能颁发国家承认并经教育部电子注册的本科文凭。

 

2、毕业证印章
因为是自考文凭,毕业证盖有“南昌大学”印章,同时加盖“江西省高等教育自考委员会”印章,符合条件者可申请学士学位。

 

3、毕业证性质
自考毕业证由教育部电子注册,可直接查询,学生毕业后可参加全国普通高校研究生考试和公务员招考,享受与统招生同等待遇。

 

4、教学考试安排
按国家要求学生本科自考各门课程合格后需持专科毕业证方能领取本科毕业证。专科毕业证由学院负责国家教育网注册。学生入学统一参加文化基础课强化培训后,即参加自学本科阶段各专业课程学习。教学计划纳入学院教务处统一管理。日常参加专业课考试时,统招专科生和自考生同场混合编号且由学院教师监督进行。

 

5、学生管理
学生入学后按统招生模式纳入学院统一管理,必须遵守《南昌大学学生管理条例》。学生在教学、住宿、学生证、奖学金、保险及乘车等方面享受国家统招生待遇。每班配备专职班主任和辅导员各一名。

 

6、报名方式:在线QQ报名,电子邮箱报名,电话报名,来校预约报名


学校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北京东路339号   邮  编:330029

显示全部

学校介绍

西北民族大学自考

认证机构

黄金会员5年

查看信用档案

学校人气度:6352

西北民族大学成立于1950年8月,直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建的第几所民族高等院校。2003年4月,经教育部和国家民委批准,更名为西北民族大学。

 

       西北民族大学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占地2880多亩,分城关校区和榆中校区。经过60年的发展,学校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研究生教育、预科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教育和国际教育等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拥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推荐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权和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博士研究生权。为国家培养了各级各类人才8万余人。学校现有56个民族的各类在校生19300余人,其中普通本科、预科、中专生18300余人,研究生1000余人。

 

      西北民族大学是一所优势和特色比较鲜明的多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学校。学校设有54个本科专业、31个硕士点、1个博士点和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11个学科门类。中国少数民族经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计算机应用技术为国家民委重点学科;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格萨尔学、民俗学和宗教学为甘肃省重点学科;中国少数民族(藏、蒙古)语言文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社会学、汉语言为特色专业建设点。

 

      学校拥有一支以博士生、硕士生导师为中坚力量的教职工队伍。现有教职工15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900余人;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170余人,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300余人;博士生导师11人,硕士生导师200多人。全国专家1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1人;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4人;中共中央组织部直接联系专家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5人,甘肃省“333”人才工程人选9人,“555”人才工程人选6人,“甘肃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4人,甘肃省教学名师4人,甘肃省专家5人,获甘肃省青年教师成才奖的教师40人,蒙古语言文学主干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教学团队。

 

      学校现设有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文学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外国语学院、藏语言文化学院、蒙古语言文化学院、维吾尔语言文学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现代教育技术学院、法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医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美术学院、音乐学院、舞蹈学院、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预科教育学院、继续教育与职业教育学院等25个教学单位、4个独立建制的研究机构、11个院所合一的研究机构和实验中心、网络与信息管理中心。建有113个教研室,69个教学实验室,143个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建有1个国家民委、教育部共建重点实验室,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1个省级工程中心,1个省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助人成功”的办学理念,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深入推进以学分制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方式改革,推进课程建设特别是精品课程建设,重视和支持教学改革研究。2000年以来,学校获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甘肃省教学成果奖19项,国家教改项目6项,省级精品课程18门。2007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得。

学校图书馆现有图书资料225万余册,其中纸质图书140万余册,电子图书85万余册;博物馆馆藏文物1500余件,其中3级以上文物117件。图书资料和馆藏文物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学校注重科学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2000年以来,学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728项,其中“863”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6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子项目3项,国务院其它部门的科研项目155项,地方政府科研项目235项;出版专著517部,发表论文7409篇,被SCIEIISTP等收录412篇。科研成果获得奖励2项,省部级奖励223项;获各类专利授权47项。学校研发《藏汉双语信息处理系统》获199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藏文视窗平台、字处理软件和藏文网站》获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受到了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学校编辑出版的《法藏敦煌藏文文献》和《英藏敦煌藏文文献》出版计划,实现了我国珍贵历史文献的回归与面世,在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被誉为敦煌学与藏学研究的又一个里程碑。

 

       学校出版发行《西北民族研究》(核心期刊)、《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藏文版、蒙古文版)。其中《西北民族研究》是ULICH’S国际期刊指南刊物,CSSCI来源期刊,民族类核心期刊,甘肃省一级期刊;《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被评为首届全国社科学报,蝉联2-3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民族学类核心期刊,2009年被评为“中国北方期刊”。《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藏文版被评为全国民族地区学报期刊。

 

      学校坚持德育为先,以民族团结进步为价值追求,汇聚各民族文化,发挥多元文化共生共存的优势,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努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曾先后两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光荣称号,两次被甘肃省授予“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光荣称号。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成为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与对外交往的重要窗口,先后同美、英、法、德、俄、日本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和合作关系;成功举办了八次大型国际学术会议;先后聘请了150多位长期外籍专家,外教和近400位短期外籍专家,接收培养了400多名留学生。

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民委、甘肃省委、甘肃省政府对学校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关怀和支持。朱德、董必武、彭德怀、陈毅、邓小平、李维汉、习仲勋、班禅额尔德尼·却吉坚赞、赛福鼎·艾则孜、李铁映、费孝通、司马义·艾买提、铁木尔·达瓦买提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国家民委、甘肃省委、甘肃省政府领导同志都曾亲临学校视察指导工作,给各民族师生员工以极大的鼓舞和鞭策。

进入学校主页

相关课程

加载更多

热门推荐

新闻资讯

加载更多

QQ咨询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