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科技合作中心简介及推广项目:

  • 营业执照
  • 办学资质
  • 售后服务
+收藏

求学价: 面议 发布用户:sunshengpu1982

发布时间:2018-01-26 已有986人浏览报名

课程介绍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科技合作中心简介及推广项目:

中国中医科学院(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始建于1955年,前身为原卫生部中医研究院,1971年与北京中医学院合并,更名为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12月举行五十周年院庆时,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直属的集科研、医疗、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中医药研究机构,以中医药科学研究作为中心任务。 该院屠呦呦终身研究员由于在青蒿素发现及其应用于治疗疟疾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于2015年10月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截至2016年4月,中国中医科学院下设17个科研单位(包括14个研究所),6家医疗机构,3家教育单位,2家分院,5家学术、出版单位,3家挂靠单位;有职工5857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519人;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及1个独立设置的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中医药科技合作中心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对外合作的窗口,对海内外开展中医药科研、开发、医疗、培训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与服务业务。 
 宗旨:开展中医药学术交流,促进中医药卫生事业发展 

 
业务范围: 
    产品研发:中医药有关的各类产品,如新药、医疗器械、保健食品、保健饮料、疗效型化妆品、消毒品、卫生用品等,与企业联合研制新产品、代理新产品报批,为产品研发及其生产与改进提供服务。 
科技服务: 
    1、高端技术咨询与中医药保健工程:在全国范围内按不同养生保健项目类别开展中医“治未病”养生保健服务机构的专业咨询和项目论证及其中医“治未病”养生保健服务机构技术与服务专业标准制定的相关工作;为中医药健康相关的产业化项目开发与实施及中医药养生保健工程建设提供行业可行性分析论证及专业化方案鼎层设计;创建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体系,建立具有中医文化特色与技术服务优势的中国中医科学院养生保健工程示范基地及项目配套建设,针对不同的人群需求提供不同层次、因人而异的养生保健服务;开展具有中医特色与优势的养生保健“治未病”康复调理适宜技术的开发、遴选、论证、推广及养生保健工程相关产品的研发、鉴定、监制、推荐等工作。通过机制创新和资源整合,在全国中医养生保健领域内采取自主创办与对外合作的不同方式建立研究开发、应用推广、文化传播、科普教育、人才培养、技术与信息服务等相关业务内容的专业机构和示范基地。 

    2、技术转让与技术中介:向生产或开发企业转让本院及本中心的各类中医药技术成果。亦可为企业寻找、推介其所需的本院或外单位中医药技术; 

    3、技术推广:对符合条件的各类中医药健康相关技术及产品,经项目人申请,专家论证后可进行技术推广,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和专业支持; 

    4、技术服务:接受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立项及具体实施方案的专业咨询和项目策划、成果评价、技术包装等。提供新型或特色中医诊疗及养生保健技术、医疗保健专业技术及其项目管理等。 

    传推广:对于任何单位或个人生产、发明的新、特、优产品或技术,可通过学术会议、专题会议、展览会、培训班、新闻媒体、推荐、信誉担保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推广。 

    
学术交流:每年均主办或承办多次国内及国际性学术会议,进行中医药学术交流。 
    
专业培训:常年开展短期、中期的初、中、高级中医药专业和中医适宜技术项目培训, 内容涉及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解剖学、西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针灸治疗、推拿、刮痧、拔罐、中医(内外妇儿)科、中医养生、四大经典、名家医案等。从基础知识到高新学说,从系统理论到临床技能,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开展培训项目。 亦可接受有关单位或团体委托进行定向的业务培训。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科技合作中心与北京中康针联医学研究院就项目推广达成合作协议

  2017年3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科技合作中心与北京中康针联医学研究院就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广达成合作协议。

  北京中康针联医学研究院长期致力于中医药专业技能培训服务工作,此次,经过项目专家组的评审论证,获准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科技合作中心的指导下承担项目的宣传推广工作。研究院负责人表示将严格遵守项目的各项管理规定,按照项目指导标准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科技合作中心的指导下为学员提供优质教育培训服务,在市场中大力宣传和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以系统化、专业化的中医药专业技术培训服务全面提升基层中医药行业从业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科技合作中心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发展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加大人才培养和职业培训力度等系列文件精神开展中医药专业技术培训项目,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科技合作中心办公室负责项目日常开发、推广、管理工作。项目针对安全有效、理论成熟、适用广泛或由独特专长疗效的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开展评审论证、标准制定、教材编写、课程开发及示范性培训等工作,逐步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标准体系及职业化应用的人才队伍。

项目培训采取线上理论培训与线下实操培训相结合的模式,培训平台中的课程均由中医专家亲自录制,保证课程的专业性及权威性。同时,根据中医类操作技能培训特点,在全国各地设立项目培训工作站,通过教师手把手带领学员进行大量实操练习,使学员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熟练掌握各项中医药适宜技术。

项目推广办公室:孙老师  13240819618  微信或QQ:1743947248


标签: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科技合作中心中科院中医针灸师

显示全部

学校介绍

中康针联

认证机构

黄金会员5年

查看信用档案

学校人气度:1216

北京中康针联医学研究院,经北京市工商局正式批准注册成立,研究院是集医学研究、技术合作、医药研发、康复保健、技术交流、技术培训、技术推广、技术转让、健身服务、医疗器械销售于一体的医学科研机构, 本院致力于祖国传统医学卫生事业,发扬中医康复事业,汇集国内外医学界技术精英,团结各民族医学工作者,发扬其祖国医学的特长,为广大医学工作者打造一个展示才华、发挥特长、广泛联系、广泛交流的平台,为广大医学工作者铺架通向成功的桥梁,为广大医患之间传递信息,为医学卫生事业培养更的人才,为祖国医学卫生事业的振兴与发展贡献力量!

院长简介:

毛嘉文同志现任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高级统计师职称。该同志1949年出生,1982毕业于陕西财经学院(现为西安交通大学财经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国家卫生部工作,曾任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处长,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兼学会医院统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1988年12月至1989年7月,该同志曾作为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派出的访问学者赴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进修。

毛嘉文同志曾在卫生部指导原则下,执笔制定了《全国卫生统计工作发展规划纲要(1991—2000年)》;为实现全国卫生统计工作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执笔制定了《全国卫生统计工作管理办法》;根据国家卫生信息服务需求的总体原则,执笔拟定了《全国卫生统计报表制度改革的思路与构想》。曾先后在《中国卫生统计》、《中国医院管理》、《中国人口政策》、《中国医院统计》等杂志发表了《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分析》、《卫生部门医院社会及经济效益分析》、《“七五”期间中国卫生状况与人口健康水平》、《医院统计改革的方向与任务》等论文。参加了中国卫生统计学会专家组织的《实用卫生统计学讲义》,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组织的《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研究报告》、《区域卫生服务规划指导手册》和北京国际疾病分类合作中心组织的《医院疾病及手术操作分类(ICD-10)应用手册》等编写工作。

毛嘉文同志曾先后于1987年、1990年和1993年被评为卫生部机关先进工作者。

 

进入学校主页

相关课程

加载更多

热门推荐

新闻资讯

加载更多

QQ咨询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