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职业名称:
儿童健康指导
2、 职业定义:
对0-18岁儿童、家长和相关教育工作者在儿童营养健康、儿童心理健康、儿童体能健康、儿童家庭教育健康方面提供指导工作的人员。
3、 职业特点及岗位描述
强调防患于未然,提供健康问题的早期预防和后期康复。在儿童的营养、心理、体能、家庭教育环境建设方面,针对儿童个体家庭和集体环境,提出建设性有针对性地指导,预防问题的产生。
职业的工作对象不只是发生和未发生健康问题的儿童,更是儿童的家长、看护人、教育者等儿童成长环境的关键因素。通过对他们的健康教育,通过他们的共同努力,为儿童的营养、心理、体能和家庭教育创造好的健康环境。
职业侧重针对儿童个体进行个性化健康指导,在儿童智力能力发展领域之外,在营养、心理、体能、家庭教育等方面创造健康的成长环境,为儿童智力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4、 职业能力特征:
有爱心、耐心和责任感;口齿清楚、会讲普通话;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强;动作协调、灵活;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5、 工作对象:
0-18岁儿童、家长、带养人和教育工作者
6、 职业定位
儿童健康指导兼具了心理咨询师、营养师等相关职业在0-18岁年龄段内专业特点,将儿童营养健康、儿童心理健康、儿童体能健康、儿童家庭教育环境健康、儿童个性化指导健康等多个方面融合成为一个大的健康概念,是在0-18岁儿童健康领域内的全科型人才。儿童健康指导的工作对象包括了儿童家长、教育工作者和儿童自身。与以往相关职业不同的是,一方面儿童健康指导更注重防患于未然,而不是等到问题发生再着手解决,另一方面,儿童健康指导强调“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家长”,儿童的所有问题都来自于他所处的家庭和生活环境,因此,“指导”的对象更多的侧重于健康问题的来源和环境。
7、 培训时间:
总课时数: |
120学时 |
理论知识部分: |
80学时 |
实际操作部分: |
30学时 |
机动课时: |
10学时 |
8、 培训对象:
大专(含)以上学历,幼儿园、早期教育机构、小学、中学范围内,教师、园医、校医、社区儿童家庭服务人员,青少年活动中心、儿童心理咨询中心、育儿中心、社区服务机构; 各医院心理咨询中心及儿科医生等相关工作人员及其他从事或有志从事儿童工作的各界人士。以及关心孩子健康成长的父母们。
使培训对象通过培训了解儿童健康管理专业理论知识,熟练掌握专业技能,达到相应的专业技能水平。
10、 培训内容
根据儿童健康管理的工作特点,设定了11个模块的培训内容。
1、 儿童成长的基本生理规律
2、 儿童成长的基本心理规律
3、 儿童营养学基础
4、 儿童营养健康指导操作
5、 儿童心理学基础
6、 儿童心理健康指导操作
7、 儿童运动学基础
8、 儿童体能健康指导操作
9、 儿童家庭教育基础原则
10、儿童家庭教育健康操作指导
11、如何进行长期跟踪和建立成长档案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基础模块 |
(一)职业道德 |
1. 职业道德基本知识和工作守则 |
2. 与家长的沟通方式、技巧、基本礼貌、礼仪 |
(二)法律法规 |
1. 宪法的相关知识 |
|
2. 母婴保健法的相关知识 |
(选修) |
3. 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知识 |
|
4. 儿童权利公约的相关知识 |
|
5.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的相关知识 |
|
6. 食品卫生法的相关知识 |
|
7. 劳动法的相关知识 |
(三)儿童生理发展基本规律和特点 |
1. 呼吸系统 |
2. 心血管系统 |
3. 消化系统 |
4. 泌尿系统 |
5. 内分泌系统 |
6. 运动系统 |
7. 神经系统 |
8. 感觉系统 |
9. 生理症候篇 |
(四)儿童心理发展基本规律和特点(多角度) |
1. 气质特征、气质类型的划分 |
2. 遗传、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作用 |
3. 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 |
4. 教育和发展的辩证关系 |
5. 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性 |
6. 学校集体是儿童个性发展的主要条件-群体意识的建立 |
7. 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
8. 自觉纪律的形成和发展 |
9. 儿童的撒谎和攻击性行为 |
10. 情感的产生和情感纽带 |
11. 自信心、意志力的培养 |
12. 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
13. 社会导向、自制、顺从、自尊 |
14. 移情、良知、道德推理、利他 |
15. 感知觉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注意特性、人际交往能力、情绪与情感 |
16. 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发展 |
(五)儿童营养学基础 |
1. 营养学基础知识 |
2. 人体水代谢知识 |
3. 营养密度、强度与婴儿消化道成熟度的关系 |
4. 均衡膳食的定义、内容和方法 |
5. 食物安全性、过敏的基本知识 |
(六)疾病的预防和护理 |
1. 免疫学基础知识 |
2. 预防接种的程序和要求、对接种反应进行及时处理 |
3. 儿童常见疾病防治的基本知识 |
4. 儿童常见疾病综合护理的知识 |
5. 儿童中医学基础 |
6. 常见意外伤害的预防方法 |
7. 能够正确及时地对婴儿进行现场救助 |
3-6岁阶段 |
营养健康 |
1. 幼儿期营养要点 |
2. 幼儿期营养过程的把握 |
3. 幼儿期肥胖儿童的判定和调理方式 |
心理健康 |
1、幼儿期儿童神经系统的发展 |
2、幼儿期儿童动作的发展 |
3、幼儿期儿童的游戏 |
4、幼儿期儿童的学习和劳动 |
5、幼儿期儿童言语的发展 |
6、幼儿期儿童心理过程的发展 |
7、幼儿期儿童个性的初步形成 |
体能健康 |
1、幼儿期体能测试标准和方法 |
2、幼儿园幼儿体能促进实施办法 |
家庭教育健康 |
1、幼儿期家庭关系与情感促进 |
2、幼儿期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和协调 |
3、幼儿期家庭教育常见误区和解决 |
4、教师教学中与幼儿的沟通原则 |
6-12阶段 |
营养健康 |
1. 小学期营养要点 |
2. 小学期营养过程的把握 |
3. 小学期肥胖儿童的判定和调理方式 |
心理健康 |
1、小学期儿童神经系统的发展 |
2、小学期儿童的劳动和游戏 |
3、小学期儿童言语的发展 |
4、小学期儿童感觉的发展 |
5、小学期儿童知觉的发展 |
6、小学期儿童注意的发展 |
7、小学期儿童记忆的发展 |
8、小学期儿童思维的发展 |
9、小学期儿童想象的发展 |
体能健康 |
1、小学期体能测试标准和方法 |
2、小学期体能促进实施办法 |
家庭教育健康 |
1、小学期家庭关系与情感促进 |
2、小学期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和协调 |
3、小学期家庭教育常见误区和解决 |
4、教师教学中与学生的沟通原则 |
12-18阶段 |
营养健康 |
1. 中学期营养要点 |
2. 中学期营养过程的把握 |
3. 中学期肥胖儿童的判定和调理方式 |
心理健康 |
1、中学期学生学习活动和认识过程的发展 |
2、中学期学生社会化和个性的发展 |
3、青春期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
4、青春期性教育的实施和方法 |
5、反叛期的出现症候和应对 |
6、网瘾、孤独症、自闭倾向、暴力倾向等的预防和调整 |
体能健康 |
1、中学期体能测试标准和方法 |
2、中学期体能促进实施办法 |
家庭教育健康 |
1、中学期家庭关系与情感促进 |
2、中学期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和协调 |
3、中学期家庭教育常见误区和解决 |
4、如何面对中考和高考 |
5、教师教学中与学生的沟通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