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训练是与传统认知教育不同的体验式教育活动。拓展训练借助自然环境,以户外活动的形式让学员亲身体验,从中感悟出拓展训练项目所蕴含的理念,通过反思获得知识,改变行为。拓展训练中涉及到的心理学理论有认知发展理论、实用主义学说、行为主义理论等。
拓展训练第几步破冰组建团队打造团队文化,形成团队氛围。
在拓展训练的开始阶段,都会进行破冰组建团队,拓展师会带领学员进行团队热身,随后将学员进行分组并要求小队选出队长,起队名、队训、队徽、队歌等,同时还会形成一些小队成员要遵守的规则。这是一个团队文化形成的过程,但如果只是形成了文化,却并没有得到团队成员的普遍支持和赞同,那么这一切将形同虚设。而在这个过程中,合理利用心理学中的一致性原理和心理暗示原理,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参与和承诺,可以显著提高成员对团队文化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为企业打造高效团队打下坚实的基础。
所谓一致性原理,是指我们都希望自己现在的行为和态度能够与过去的行为和态度保持一致。也就是说,一旦我们作出了一种决定或选择了一种立场,就会有发自内心以及来自外部的压力来迫使自己与此保持一致。一致性原理是通过承诺对我们起作用的。成员如果从行为上对团队做出了承诺,就会产生一个对团队文化的认同性评价,同时也会形成一个认同团队的良性自我形象。
心理暗示是通过自我积极暗示的方式引导学员建立自信心,尤其是针对自认为没有什么能力的学员。即使缺乏一定的能力,通过强烈的心理暗示形成自信心之后做事会变得积极主动,积极主动是一名成功人士所应该具有的第几个习惯,而自信又是人的一种品质,心理暗示能让人养成这样一种好的习惯和塑造如此的品质,可见它的作用有多大,难怪拓展中总会用到它。
拓展训练第二步个人挑战或团队合作项目磨练意志,陶冶情操。
拓展训练破冰组建团队后,一般会安排个人挑战或团队合作类的项目,以引导学员挑战自我,战胜自我,获取自信,信任队友,信任团队,为接下来团队高效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拓展训练利用承诺一致有效心理和旁观效应,使每位学员都充分投入并在亲身体验中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
“旁观效应”是被试在被人群关注的情况下有不同于平常的表现,也可以称之为“旁观作用”。人是一种社会动物,人都希望自己能够被人关注,但是被关注后,人们的表现大体上可分为三类:第几类人因为被关注而变得兴奋,从而表现出优于平常的表现,典型代表是一些的运动员;第二类人在人群的关注下既不紧张也不兴奋,表现出与平常一样的能力,典型代表是一些政治家;第三类人被关注后会产生紧张情绪,从而影响自身能力的正常发挥,典型代表是内向的人。这三类人中第几类和第三类人就是因为“旁观效应”的作用,而在拓展训练中,我们总是把焦点集中在第三类人身上,因为他们才是较需要进行拓展的。
在拓展训练中,我们总是设计一些项目使学员面临一个“不得不”的环境,这些看似凶险万分或者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是对学员心理极限的挑战,例如高空抓杠、高空断桥等高空项目。许多受训学员在在这些挑战面前因为恐惧或者顾虑而裹足不前(这种现象在成人团队中较常见,而学生因为尚未进入社会,思想较单纯,反倒敢于挑战),此时,队友的关注(通常以鼓励加油的话语表示)成为了挑战者的动力源,一部分人因为真的鼓足了勇气而敢于挑战,另一部分人则是碍于“面子心理”而不得不迈出那一步。暂且不论挑战是否成功,也不论挑战者迈出那一步是因为勇气还是面子,只要能够迈出这一步就是人生的一次飞跃,因为它用事实证明了,挑战者可以迈过自己所认为不可逾越的一道坎。就如我们常说的“高空一小步,人生一大步”。
承诺一致有效心理。研究表明人类潜意识中具有“承诺有效心理”。基于这种心理,我们在拓展培训中要求受训学员在尝试挑战前必须先与队友及
培训师充分沟通。以信任背摔为例,背摔者在后倒前必须高呼:“我准备好了!大家准备好了吗?”,保护者须齐声回应:“我们准备好了!”这一呼一应看似简单,其实在整个项目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保护者作出了承诺,基于“承诺有效心理”,他们会更用心地保护背摔者;另一方面,背摔者得到了保护者的承诺,这个承诺给了背摔者一个很强烈的表示安全的心理暗示,促使背摔者敢于后倒。
详情点击:http://www.tuozhan.info/html/2012-07-25/2012072514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