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收藏

求学价: ¥4800 发布用户:dw47495678

发布时间:2010-03-19 已有3614人浏览报名

课程介绍

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是西南师范大学和西南农业大学合并后,2006年3月由原西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管理学院和西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整合组建而成。而政法学院是由建立于1950年的西南师范学院政治课研究指导组不断发展演变而来,人文学院则是由建立于1950年的马列教研室发展演变而成。1961年开始招收政治教育专业本科学生,1981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4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学院现有逻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逻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外国哲学、中国哲学、宗教学、科技哲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等共1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全日制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500余人。学院经人事部批准建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院有哲学、思想政治教育、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四个本科专业,全日制本科在读学生1200余人。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按学科设:政治系、哲学系、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系和公共管理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逻辑与智能研究中心是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新农村建设与政府管理研究中心积极致力于农村治理和公共政策的综合研究。逻辑学和思想政治教育是重庆市重点建设学科。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在122名教职工中,教学科研人员112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48人。有教学名师1人(何向东教授)。教学科研人员80%以上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学缘结构合理。著名学者漆宗棠、吴毓江、李麟征、丘晓、苏天辅、柳文超、马学融、鲁济典、欧阳世乾、唐能赋、夏子贵教授等许多名家曾在学院执教。学院办学设施先进,拥有现代化的电子政务实验示范中心1个,多媒体课件演示室5个,图书资料室面积达280平方米,藏专业书(报、杂志)2万余册(份)。学生学习风气浓厚,班风,98级思想政治教育班是2001年教育部和团中央命名的全国10个先进班集体标兵之一。学院党委是2006年中共重庆市委命名的“先进基层党组织”。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还承担着西南大学全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并积极致力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与研究,赢得了教育部和国内同行以及《光明日报》等重要新闻媒体的很高评价,是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具体体现。2007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了全国高校辅导员培训与研修基地。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继续教育教育培训中心是学院服务社会的主要窗口,负责组织函授、网络远程教育等学历教育,招收教育硕士学位教育研究生。此外还举办研究生硕士学位进修班,招收有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高校辅导员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等非学历教育硕士学位班。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将以创建一流的研究教学型学院为发展目标。并按照这个目标,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集哲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政府和公共管理于一体、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重要研究基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基地,各级党和政府的决策咨询基地,一流学术研究成果的产生基地。学院坚定不移地以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为中心,实现相关学科的有机结合,学术研究与应用研究的有机结合,规范性研究与实证性研究的有机结合,学术训练和专业(在职)训练的有机结合。同时还将加强与国内国际学术界和各级各类管理部门的联系、交流和合作,为国家培养综合素质优、能力强、水平高的现代管理人才,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做贡献。

显示全部

学校介绍

西南大学

认证机构

黄金会员5年

查看信用档案

学校人气度:2392

西南大学概况

  西南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校。学校位于重庆市北碚区风景名胜区缙云山下,风景秀丽的嘉陵江畔。学校是闻名遐迩的花园式学府、全国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全国绿化先进单位,教育部表彰的文明校园。学校现任党委书记黄蓉生、校长王小佳。
    西南大学成立于2005年7月,由原西南师范大学、原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而成。原两校毗邻而建,同根同源,发源于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在西南地区开中国新学的川东师范学堂,几经发展演变,遂成今日之西南大学。
    西南大学依山傍水,风景如画,占地总面积约9600余亩,校舍面积约158万平方米。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特色明显,涵盖了哲、经、法、文、史、教、理、工、农、医、管等11个学科门类。学校下设30个学院,拥有5个重点学科、36个省部(市)级重点学科、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68个博士点、22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6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95个本科专业。学校现有在校学生5万余人,其中普通本科生40000余人、硕士、博士研究生8300余人。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6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教授、副教授(含研究员、副研究员)1100余人,博士生导师150余人。
    学校科研实力雄厚,建有北碚国家大学科技园,拥有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5个教育部、农业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2个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8个省部(市)级重点实验室,19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出版社1个,主办发行学术期刊12种。近两年来,在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上实现了新的突破,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年度重大项目等高级别项目上有了突破性进展,共获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和横向项目1500项,总经费近2亿元;获省部级科技奖17项、省部级人文社科成果奖80余项。家蚕基因芯片与表达图谱成果入选"2006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
    学校一贯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始终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作为办学宗旨,按照"注重人格塑造,突出综合培养,强化实践训练,服务社会民生"的教学理念,积极探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强化教学的中心地位。长期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20余万毕业生。代代学子胸怀祖国、探求真理、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学校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多年来高度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大力弘扬"特立西南、学行天下"的大学精神,积极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公益服务活动,倡导高雅艺术进校园,形成了大学生艺术节、科技文化节、综合素质大赛等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学校 1999年被中央文明委首批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1994年、1999年、2005年连续三次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自1987以来,学校连续十九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授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
    学校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与美、英、加、法、德、日、澳、俄等近20个国家或地区的高校、科研机构进行学术交流和开展科研合作,与国外40多所大学及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
    杏坛育人、劝课农桑、学行天下、服务民生,是西南大学百年不变的追求。西南大学秉承"含弘光大、继往开来"的校训,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学科建设为龙头、队伍建设为保障、科技创新为支撑,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全校上下齐心协力,顽强拼搏,朝着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大学目标迈进!
学校地址: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 邮编:400715       版权所有 西南大学
进入学校主页

相关课程

加载更多

热门推荐

新闻资讯

加载更多

QQ咨询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