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和“两会”期间,为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和扶持政策,对职业教育来说,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目前,在社会上流存着一个陈腐的认识,就是认为职专不如大学好,职业教育不如学历教育水平高;在那里的学生“不是读书的材料”,毕业以后只能从事“脏累差”的活。 我以前就是受了这个陈腐观念的影响,以前总是看不起中专,技校生,只认为只有大学好,有学历就能“吃遍天”。可谁又想过多少年后的今天,连研究生都苦于找工作,有的大本生还喊出了“零工资”的口号,拼命地去投简历,逛招聘会,可结果却又如何呢?空有文凭,没有实际动手能力,是不会被社会认可的。反之,在很多工厂中,高级技能人才却严重匮乏。我国高技能人才的比例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远。这放在多少年前,都是想都不敢想的事,但今天却是真正地摆在我们面前。
这些问题发生的根源,还是“能力”的问题。现在已经不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的时代了。因为在那样的时代,在那样的背景下,都会忽视“能力”的重要性,只注重理论,不注重实践,对国家,对民族都是不利的。21世纪的需要的人才,是有知识,有能力,并且有高尚的素质品行,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的人,有很强动手能力的人。而不是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做麻木的书呆子。所以我认为,学一门过硬的技术,要比学不能学以至用的空理论更有用。在当今严峻的就业形式下,职业教育就迎来了新的机遇,也在我高考后,给了我了一个新的选择。有句话叫“条条大陆通罗马”。为了理想,我毅然选择了清化IT,来学习这高深的软件编程。
说到“高深”,也不是只是嘴上说说才能体会。真正地去亲身编程序,才能领教这些代码的可爱。我之所以说它可爱,别人也许会很惊讶。有很多人一开始学编程,脑子里肯定会经历一段长时间的“代码风暴”。这个“代码风暴”是许多初学者必须经历的过程,虽然可能感觉脑子有崩溃的感觉,但不如说这是正在经受知识的熏陶。前期多受点这样的苦,我想对以后的学习不是坏事。编程这门技术就要多下工夫,并且有坚强的毅力和恒心。万事开头难,但想成功,必定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比如在学习C语言的时候,我本来理科就不是很优秀,学代码时看见for循环就头疼。一层for循环还迷糊呢,有个编程题是用3个for循环做,真把我弄了个神魂颠倒,不知所措。很多同学也在这里犯难。有很多人看见了想放弃,但是大家还是咬住了牙,到处找班里的“大虾”们和老师请教。大家在一起相互探讨问题,解决问题,充分体现了IT人团结合作的精神。大家在这样的氛围下学习、生活,无论再难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在清华IT这个大家庭里,老师就是我们的父母,同学们就是兄弟姐妹。大家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在学最难的Java语言时,和以往的语言不一样。它是通过面向对象编程,以往的语言是面向过程编程的。这又让我们废了很大的工夫。同学们对它都很怵头。我在学Java时也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但我认为只有摆正心态才是最重要的。我也到书店买了很多相关的书籍,把书看了一遍又一遍。遇到难懂的知识点就先做个记号,等老师讲完了这个知识点,我就有了些印象,心里的答案也越清晰了。因此,我总是再老师讲每门课前都做好了充分的预习,先把书读薄,再把书读厚;深入浅出,循序渐进,一直这样到了现在。我感觉这样的学习方法最有效率,课前课后做好预习和复习,并且要经常练习。计算机这门课的优势就是理论结合实践,在理论中学知识,在实践中找问题,这是任何一门学科无法比拟的!
经过近半年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能学以至用的东西,我领略到IT技术的奇妙,虽然学编程有些苦,但我收获了很多,学到了很多。在清华IT,我受到了良好的教育,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学到了很多有用处的编程理论.这里有良好的学风,优秀的教师队伍,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都很符合“T型人才”的培养标准,让每一个学员都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职业教育核心的价值就是培养学员的职业技能。社会要人尽其才,就要尊重每个人的选择,让每个人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我相信我的选择是正确的,是明智的。但技能是什么不能想当然,必须交由市场决定和检验。所以在未来,我们要适应社会的发展,跟上时代潮流,这样才能与实俱进,不会被社会淘汰。
最后,我祝愿清华IT越办越好,我对我的未来充满信心,对中国IT的发展充满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