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卓博公务员考试培训

【航博公考】申论是怎样“炼”成的63

发布用户:sdgongkao +收藏

发布时间:2010-02-08 14:30:00 已有242人浏览

【航博公考】申论是怎样“炼”成的

 

 

很多考生觉得申论文章很难写,不知道怎么写,主要是因为考生不知道申论文章是什么,它有哪些特点和要素。我们可以对比平时常见的几种写作文体,来看申论文章到底是怎样炼成的。

 

借鉴社论、评论员文章的理论高度

 

申论不同于我们平时所见的报纸上的社论和评论员文章,后者主要是针对某个重大事件或纪念性活动公开发表的代表官方态度的评论,它最主要的功能在于大众宣传。而申论是针对具体的社会问题进行的对策性建议,是供特定的领导群体参阅的,主要目标是解决实际问题,不需要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

但是,二者又具有共同的特性,那就是要有一定的理论高度。申论写作也要了解和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在大的政策导向的背景和指导下进行阐述和论证,不能就事论事,不然就缺乏政策高度。在具体的写作中,我们在阅卷时也发现,很多考生走到一个极端,就是就问题说问题,具体到细枝末节,但不能跳出来进行理论和政策层面的概括,最后不能得到一个很好的分数。

 

借鉴学术论文的分析深度

 

学术论文的特点是创新并能够自圆其说,也就是“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胡适)。这是学术的标准,也是科学的态度。但这里面有一个区别于申论文章的一点,就是申论不要求有学术论文那样大胆的创新力度,它只要求紧密依据和结合材料和具体的社会问题进行有限度的展开,避免过分的批判性和过度的专业化。

学术论文存在的价值在于有效的进行分析和论证,有一定的分析深度,这一点是申论应当借鉴的。在申论中,我们对于问题的分析一定要有一定的深度,比如,改卷老师很多都是学政治学、史学方面的,考生如果能在原因分析中,从历史的方面进行探讨,就比较契合改卷老师的心理,他们会觉得这个考生还有这种历史分析的意识,比较赞赏,尽管你的分析会很不到位,改卷老师也会原谅,就凭有这点意识,就会给你多加几分。

 

借鉴具体文件的可执行力度

 

对于单位、学校或政府部门的具体执行文件,大家见得也比较多了。这种文体的显著特点在于可执行性,上级部门在发布文件后,它不会具体去解释为什么要这么做,而只关心你必须这么做。这也区别于申论文章,申论是具体执行文件的“前身”,是需要领导参阅后,批准才成为执行文件,申论是一种有理由的建议,或接近于调研报告。

但二者毕竟有一定的渊源关系,申论要借鉴的就是执行文件措施的可执行性。文件中所提出的措施、方法都具有可操作性,申论文章在提出对策时也要做到可执行和可操作,并进行一定的具体阐释。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我们探讨了申论文章的三个要素特征,即理论高度、分析深度和可执行力度,这三个方面如何展现,我们会在后面的写作论证题目中具体说明。

上一篇:【航博公考】公考行测常识不是“鸡肋”而是“牛排

下一篇:【航博公考】数字推理解题技巧之逐差法优先策略

QQ咨询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