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推协会

中国膏药的发展简史

发布用户:zjtn +收藏

发布时间:2016-12-02 17:46:23 已有87人浏览

 

中国膏药的发展简史

膏药是祖国医药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悠久,历代名医无不高度重视,形成了中医外治独有的特色和成就。它还是药物五大剂型—丸、散、膏、丹、汤之一。外贴膏药不仅能治疗某些外科疾患,对于某些内科的疾患也有着较好的疗效。同时它具有配制方便,易携带,使用方便及安全可靠等优点。所以,从古至今就受到劳动人民的重视和普遍应用,也是广大医务工作者临床常用的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我国最早的医学文献,战国秦汉时期先后出现的《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难经》等古典医学著作中都有关于膏药的制备和治疗应用方面的记载。如《黄帝内经》灵枢篇中,对疽疮有这样的记载:“发于腋下,赤坚者曰米疽’’……趼砭之,涂以豕膏”。所谓膏既是猪脂。该书中还记载:“治之以马膏膏其急者,以白酒和桂以涂其缓者。”可见在远古时代,人们已经采用油脂及白酒和桂涂于皮肤来治疗疾病。

    197211月甘肃威武旱滩坡发掘的汉墓中,出土了我国东汉初期记载医学方的简牍(竹简)。其是我国迄今最早的一批医学著作的原始文物,其中很多竹简都记载了用膏药治疗疾病的方法。如88甲简记载:“治郊女膏药方,楼三升,当归十分,……果草二束,凡七物以脍膊之舍之。”这批医简的出土,为我国膏药起源的考证提供了确切的证据,说明我国膏药的使用源远流长。

    汉代外科圣手华佗做剖腹手术时配合膏药使用。《后汉书方术传》这样记载:“若疾发皆于内,针药所不能及,及命以酒服麻沸散,即醉无所觉,因刳破腹背,抽割积聚。若在肠胃,则断截湔洗,除去疾秽。既而缝合,敷以神膏,四五日创愈。一日之间皆平复。”华佗不仅将膏药用于外科,对内科疾病使用也较广泛。华佗曾说:“夫伤寒,始得一日,破,曾当膏摩火炙之,即愈。”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膏药的使用更为重要,专门外科医书《刘涓子鬼遗方》中大量记载了膏的处方,并详细的记载了制法和用法,如羊髓膏、猪脂膏、蛋清膏等。

    葛洪所著的《肘后方》中,记有大量的猪脂膏;西晋的《崔化方》中有乌膏的记载,其制法为:“先空煎油三分减一,停待冷次内黄丹,更上火缓煎,又三分减一,又停待冷,次下薰陆香一钱,不冷即恐,溢沸出,煎侯香尽,次下松脂及蜡,看膏稍稠。即以点铁物上试之,斟酌软硬适中,乃罢。”以其制法看来,便是黑膏药的制法。魏晋时期炼丹之术非常盛行,葛洪所著《抱朴子内篇》里记载了不少有关铅丹制剂及油膏剂的方法。

    在唐代,我国医学曾出现了新的局面,唐初孙思邈著的《千金翼方》和王焘著的《外治秘要》是两部巨大的医学著作,其记载了大量膏药方剂和黑膏药的普遍使用。

    宋代医学大为兴盛,其医学著作之多也超过前辈,并设立了熟药署,专门掌管药物的制作。在李迅的《集验背疽方》中,有关膏药的记载。公元973年至992年编成由国家出版的《太平圣惠方》其中也记载了很多膏药的制作方法。软膏和硬膏的力剂都有,其中黑膏药的记载是很多的。其中特别记载从“滴在水中药不散”、“滴于水中如珠”,以判断膏是否制成,以及“悬于井底一宿出火毒”这与现代黑膏药的制法用法基本相同。宋代的《和剂局方》、《外科经验全书》记载有至今人被广大医生所喜爱,临床效果得到肯定的如:“云母膏”“万金膏”“神仙太乙膏”等。

    明朝对膏药的应用更为普遍。陈实功的《外科正宗》载有“加味太乙膏”、“阿魏化痞膏”等多种膏药的制法和用途。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也有很多膏药的方剂和制法及用法。

到了清代,膏药已经成为普遍的民间用药方法之一。清政府所出版的《医宗金鉴》中记载了许多膏药方剂,直到现在仍有许多方剂被一直沿用。特别是被誉为“外治之宗”的吴师机所著的《理瀹骈文》是清代成就最大,最具影响的一部外治专著。书中收集近百种外治方法,且重点介绍他用膏药治疗疾病的经验。自云:“初亦未敢谓外治必能得效,逮亲验万人,始之膏药治病无殊汤药,用之得法,其响立应。”又说:“外治之理,即内治这理,外治之药,亦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其治疗的病中以内、外、妇、儿、骨伤、五官、皮肤、产科等各个学科,将膏药临床应用上推向了高峰。

新中国成立后,现代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膏药这一历史的传统疗法,一度被冷落,即使民间有人用之,但大多还是沿用古方、古剂无任何创新,难以适应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质量的需要。现在医学中出现了许多难题和困惑,人们又想起祖先遗留下的这一宝贵财富。我们经中国针灸推拿协会、中推联合(北京)医学研究院批准,举办:“唐氏正骨祖传秘方膏药制作和治疗骨病临床应用研修班”。其目的就是为了继承和发扬祖先们留下的这份宝贵遗产,使之更好的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

 

一、课程介绍

唐氏正骨:百年唐氏正骨始于清末,其创始人为唐氏太爷,其以练武,行医为业,在天津参加义和团干军医,专治骨折,跌打损伤。游历去了东北,先到了黑龙江双鸭山,后又去了吉林,其性豪爽,好交友,在这时期交了许多医界的朋友,相互交流,丰富了其医疗技术,尤其是对东北高发性的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有了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

后辈在继承祖传正骨手法及秘方药物的基础上,又通过几十年的潜心研究,总结出以正骨手法复位,唐氏秘方接骨膏药外敷,内服唐氏接骨丹,小夹板固定,加强恢复期的功能锻炼等一整套的,治疗疾病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手法独特,复位率高,固定合理,治疗各种类型的骨折,治愈期平均比传统的治疗方法大大缩短,成年人平均20几天至55天即可痊愈。临床治愈率达百分之九十,使众多骨伤病人得以康复,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二、主讲内容

1)唐氏乌龙透骨膏:为传统黑色膏药由幾十味名貴藥材秘制而成,祛風濕、平骨刺、消腫痛、正椎骨,獨特的透骨拔毒,療效更快更直接,治療頸椎病,腰間盤突出,關節炎,肩周炎等風濕骨病,一到兩個療程,即可達到徹底治愈。在桦甸享有盛誉。

2)红膏药:活血化瘀,祛风止痛,软坚散结,用于骨质增生疗效甚佳。

3)黄膏药:成本十分低廉,主治跌打损伤,一切新伤。当日敷药,次日即愈。有伤科宝药之美誉,是不可多得的伤科膏药。

4)唐氏气管炎膏:散寒解毒,补肺益气,化痰止咳,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贴敷后即感发热,呼吸顺畅,连续治疗,多获良效。

5)唐氏定风膏2号:药物易得,成本低廉,功用温经散寒,祛风通络。治疗面瘫病程在病程1周至3年者,一般一剂即愈,有效率90%以上。

6)唐氏小儿祛热膏:清热解毒定惊,适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高热抽搐。屡用效佳,一般20几分钟退热,1-2小时候体温恢复正常。

7)唐氏回春膏:补肾固精,适用于肾虚精亏所至的遗精早泄,腰痛耳鸣。5天即可见成效,再巩固1-2疗程即可。屡用效佳。

8)唐氏烧伤速愈膏:消炎止痛,适用于1度、2度烧烫伤,1度烧烫伤一般1次即愈,2度烧烫伤5-10次即可痊愈。屡用屡验,疗效卓著。

三、主讲专家

唐世友:唐氏第四代传人,中国针灸推拿协会正骨专题讲座专家,中推医学研究院正骨研究员。生于吉林金城桦甸,世代业医,幼承庭训,研习祖传正骨绝技。曾拜河南洛阳白马寺慧能大师学习白马寺正骨术,尽得其真传,擅长治疗骨折,颈肩腰腿疼,风寒湿痹证。临床上常针药并举,每起沉疴。

四、邀请参加对象

各级医疗机构从事推拿科、创伤科、脊柱病科、理疗科、骨伤科、康复科、针灸科、针刀科等科室医师、理疗师、按摩师,以及各级医疗机构从事整脊、推拿诊疗医师、各从事推拿技术、教学、科研机构及从事按摩保健有关个体人员等。

五、研修方式及证书:

1、由唐世友老师亲自授课,并现场交流及临床观摩。

2、研修班结束经考核合格,授予中英文对照由中国针灸推拿协会颁发的结业证书(可申请劳动部颁发全国通用高级按摩师证书及健康管理师)。

3、经中推联合医学研究院决定,所有参会人员均颁发研究院结业证书,可以作为就业上岗的参考证明。

4、凭本研修班中推研究院证书自参会之日起24个月内,免费复习3次。

5、报到时交四张二寸免冠彩色照片。欢迎各学员收集整理临床病例现场与专家交流。、

六、时间地点:第二十二期:20161221日—1223日(21日全天报到)北京

七:主办方与承办方

主办方:中国针灸推拿协会   中推联合医学研究院

承办方:中推联合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八、研修费及报名办法:

1、研修费每人2600元(含证书资料费以及三次免费复习)。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2、会议地点及乘车路线在开班前一周以书面形式通知各位学员。

3、参加学习的学员必须以电话、短信、邮箱或其他联系方式报名注册。

报名联系人:陈鹏飞 主任 13552854186     微信:18612402304

微信公众平台:a377949717 课程安排 课程资料 视频等免费观看

 

上一篇:中医十二经络走向动画图

下一篇:小儿推拿肺系病证的辨证与治疗

QQ咨询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