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象团操健身学院
内容规划
团课上什么?团课的内容规划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没有团课经验的教练来说,可能有些难度。
团课的内容设置 一定要做到知己知彼,知己就是指了解自己的能力和优势,知彼就是指了解潜在学员的需求。课程设计的整个流程依据从整体到局部的过程:
先根据需求定位设计课程的功能和整体框架;
再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设定不同阶段的内容和强度;
从用户体验角度来考虑每节课所练习的动作和训练流程。
(1)了解用户需求
只有团课内容恰好触及用户需求,才会吸引到用户。一般来说入门级团课用户的需求都比较接近,如果是女学员,主要需求一般是减脂或者塑形,如果是男学员,主要需求基本就是减脂。
如果训练目的是塑形,课程内容可以安排拉伸训练、核心肌群训练、小器械训练或无器械训练等;如果训练目的是减脂,课程内容可以安排体能训练、有氧训练、HIIT以及力量训练等。
不同目的的训练内容可能会有相同的部分,或者安排包括有氧、力量、拉伸的交叉训练内容,因为一是很多训练的效果本身是多方面的,二是训练目的之间也不矛盾,也有共性的东西,比如减脂后身材自然会更好看,也能有塑形的效果了。
课程内容的设置要让用户感受到这个课程的功能和训练计划确实符合自己的需求,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样他们才会有意愿来参与。
(2)循序渐进
刚入门的学员平时可能很少锻炼,运动基础比较薄弱,所以在训练刚开始的阶段应以体能训练和动作讲解为主,让学员打下体能基础,也对健身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后期的训练课程逐渐提高强度,添加强度大的训练项目,或者加大动作难度,比如平板支撑这个动作, 刚开始只能坚持30s, 后面可以逐渐时间到1到2分钟,或者改为单腿平板撑。刚开始设定的运动强度有可能不合适,需要教练及时根据学员的情况进行调整。
那么教练该如何掌握运动强度呢?心率是可以比较直观地反映出运动强度的生理参数。可以考虑在团课教学过程中配合使用Myzone或者是21D无线心率检测系统,这样教练就可以掌握全部学员的运动情况,以便对运动强度进行及时调整。
(3)注重体验
团课本身有转化用户的作用,用户一开始也都是抱着体验的心态来参与,所以对于每堂课的训练安排要注重用户体验,功能性和趣味性并重,训练项目要尽可能地多样化,节奏安排紧凑,避免枯燥。用户练了之后觉得有意思,就会产生用户粘性,产生兴趣了就容易坚持。
比如一些工作室采用循环训练的方式,把几种不同的动作排好顺序,锻炼者依照排定的顺序依次练习每一个动作,练完所有动作为一个循环。一次训练课可安排几个循环。这种训练方法避免单一动作训练产生枯燥情绪,同时节奏紧凑、练习密度大,节约时间。
有的教练可能担心自己带不了这么多人,觉得自己hold不住场面,这个问题比较容易解决。一是自己没事的时候多练习话术和节奏控制,回想一下以前上学的时候,老师和教练是怎么上课的;二是可以找其他教练帮忙,两个人一起来管理课堂;实在不行,刚开始不要一下子招太多学员,随着教学经验的丰富,以后慢慢增加。
除了上面说的三个课程设计的基本步骤,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比如场地和器械条件,教练的能力和特长。
(4)因地制宜
团课训练内容受到场地和器械制约,所以几乎不会安排固定器械或者杠铃这种大器械练习,尽量安排无器械或者小器械训练,比如壶铃、哑铃、弹力带、bosu球、药球等。
如果健身工作室周围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也要好好利用,比如有楼梯的,可以爬楼;有泳池的,可以做水下训练;天台、公园、废旧厂房、仓库都可以作为训练场地。换个环境练,会提高学员的兴奋度,锻炼投入性更好。
(5)突出特色
要想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要有一些差异化的设计,简单说就是要突出特色和卖点,容易辨识和传播,当然也需要与教练的能力和特长结合。
刚才说到的一些特殊的训练场地,这就能体现特色的东西;如果教练掌握一些特殊的训练方式,也可以加入到团课课程,成为特色内容,比如TRX悬挂训练、Trigger Point泡沫轴、VIPR能量筒等等;或者根据课程的内容和特点,用一个有意思的名字包装一下;再或者用一些可穿戴的智能产品,比如心率监测,增加课程的科学性。
这些特色的东西都要在招生宣传材料和平时的运营素材中体现出来。
招生引导
这个问题的解决依赖三个关键步骤:
(1)如何让潜在用户接触
(2)如何让潜在用户了解
(3)如何让潜在用户体验
(1)触达
这个是招生什么是触达用户,就是告诉潜在用户,我们要开团课了,快来体验啊。如果没有后面也就无从谈起。那么如何有效地触达潜在用户呢?
健身工作室通常采取的办法大致可分为线上线下两种。线上就是在大众点评、美团等O2O平台上做一些宣传;线下就是在工作室周围发放传单,比如直径500米之内的写字楼或者住宅小区。这两种方法都是有效的方法。
因为健身是一个和地理位置关系很强的活动,所以用线下推广是比较直接接触潜在用户的办法;当然如果资金充裕且时间精力不足,可以考虑线上推广。
刚起步的时候要循序渐进,不求一步达成目标。很多工作室处理起来比较灵活,就算只有3、5个人报名,照样开课,如果积累种子用户并形成一定的口碑,那么以后的宣传就可以好好地利用这些用户,通过公众号转发、朋友圈分享来吸引这些用户的朋友来体验。很多成功的工作室都非常重视社交媒体的运营,利用好这个平台,就再也不用为招生发愁了。
(2)了解
触达用户以后就是用户开始了解的过程。在这个阶段,一定要通过宣传文案以及服务介绍,想办法在用户心里引起共鸣,让用户觉得确实这是我所需要的。另外如果能够通过图片展示健身工作室的环境或者学员上课时的情景,以及一些有特色的内容,也是不错的吸引手段。
有些工作室在宣传材料中介绍了大量健身术语,各种XX训练,但却只字未提这个团课到底对用户有什么帮助,用户看了半天也不知道这对自己有什么用。比如心肺啊、体能啊、减脂塑形啊等等,这些对用户有价值的东西尽量以用户能看懂的方式呈现出来。
(3)体验
用户了解团课的服务内容以后,就会考虑是否要体验一下,一方面是靠课程本身来吸引他,一方面就是要尽量降低用户体验的门槛,比如时间安排上、课时价格上。很多工作室都有免费体验或者低价体验的措施。用户体验过程中,发现用户存在的健康问题,给用户一些健身建议,转化用户成为团课学员。
体验中,很多工作室还会安排体测环节,如果有直观的数据更容易说明问题。比如心率监测系统直观反映出用户的运动心率,可以和其他学员进行比较,让学员了解到自身运动方面的弱点,然后再给用户说明团课的训练内容为什么可以帮助到他/她。
下一篇:团操教练在上课时的情绪问题
QQ咨询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