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到随学/常年招生
电话咨询
奥鹏教育
贵州贵阳贵阳市详细地图
18984843263
课程介绍
半个世纪以来,进入“主流”是远程教育工作者萦绕于怀的梦想。本文从历史的视角回顾远程教育“主流化”历程,简要分析远程教育与面授教育的相互影响,讨论二者的融合对开放大学和普通高校的启示,认为开放大学要有自豪感但不能没有危机感和自信,而普通高校则必须充分认识融合的复杂性和艰巨性,遵循远程教育规律,才能取得协同效应。文章较后指出,远程教育凭借自身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贡献和在当今高等教育领域的地位已经进入高等教育主流。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涉及的相关术语,如“主流”“混合”“融入”“融合”与“合并”,又如“面授教育”“远程教育”与“开放大学,在原文中均有明确界定,在此限于篇幅略去了相关文字。
远程教育是否需要
进入高等教育主流?
自从20世纪70年代英国开放大学建校以来,远程教育工作者一直希望能够缩短远程教育与“常规”教育的差距,梦想能够在社会上获得与后者同等的认可。因此,他们除了大胆创新教育教学实践以外,还在诸多方面借鉴普通高校面授教学的经验,尤其是在开放大学运动初期。英国开放大学即是其中典型一例。南太平洋大学(University of the South Pacific)副校长、澳大利亚SSCI期刊《远程教育》(Distance Education)主编奈杜也指出,“很多旨在消除这种隔阂(即师生分离和学生与学校的分离)的举措事实上却导致远程教育越来越像常规校园式教育”。
长期以来,远程教育工作者以普通高校“马首是瞻”,普通高校教育也被认为是“常规”教育,于是自然而然成为全社会(包括远程教育工作者)心目中的“主流”。进入“主流”则是远程教育工作者数十载梦寐以求的目标。早在三十多年前,爱尔兰都柏林城市大学(Dublin City University)已经开始提供远程教育课程,澳洲迪肯大学(Deakin University)也开始尝试把远程教育引入校园,Jevons因此认为这是“远程教育的新时代”。随后不久,又有Smith与Kelly推出了《远程教育与主流:教育的融合(Distance educatien and the main⁃stream: convergence in education)》论文集,探索促成这两种教育模式相融合的因素。穆尔预言远程教育终将为普通高校所接受。1990年,英国国家延伸学院(National Extension College)主办了“开放学习:进入主流”大会,讨论远程教育所取得的进步和今后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英国的开放学习基金会(Open Learning Foundation)委托相关研究者开展了几个案例研究,探讨“把开放学习引入英国高校”的问题。第七届剑桥国际远程开放学习大会也聚焦远程教育与“常规”教育相融合这个主题。2002年,《国际远程开放学习研究评论(Th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search in Open and Distance Learning)》以“‘高等教育混合’的全球现象”为主题出版了一期专刊。《远程教育》期刊2018年第二期则是以“双轨模式办学”为主题的专刊。而早在20年前,有学者甚至声称“远程教育已经进入主流”。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远程教育“主流化”似乎更是“瓜熟蒂落”、大势所趋。
在我国,10年前,蒋国珍曾经有过“中国远程教育何时进入主流”之问,但是这个问题似乎没有引起学术界多大兴趣。“不能用以往常规大学的质量标准来衡量网院的学生”——这是十多年前国内学术界“权威”的共识,随后也成为远程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从某种意义上讲,国内远程教育界似乎是“心甘情愿”安于边缘化现状。当然,随着以慕课为代表的在线学习进入普通高校校园,中国远程教育工作者似乎也看到了“主流化”的曙光。
然而,“进入主流”似乎只是远程教育工作者的一厢情愿,远程教育被边缘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虽然这是一个带有偏见、罔顾事实的“事实”!2016年11月,奈杜应新西兰奥塔哥大学(University of Otago)邀请出席纪念该校开展远程教育30周年的学术研讨会,他在主旨演讲中针对远程教育进入主流的一连串发问引人深思,启发并促成了本文。
远程教育是否已进入
高等教育的中心?
远程教育已经不再是魏德迈在1981年所指的“在后门学习(Learning at the back door)”;远程教育现在是通过高等教育前门的学习。历史上“精英”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乃至全社会都瞧不起远程教育,原因不在于远程教育本身,不是说远程教育本质上是边缘化的教育,而是因为它以服务“被边缘化的群体”为己任!远程教育也因此被视为是“下里巴人”,不能与普通高校“阳春白雪”的精英教育相提并论。但是,面对这些偏见和由此导致的“逆境”,一代又一代远程教育工作者在履行使命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大胆创新,在高等教育的很多领域引领潮流,很多经验也已经为普通高校所借鉴和采纳。
面授教育不是高等教育的主流;如果一定要用到“主流”这个概念的话,远程教育和面授教育都是高等教育的主流,它们是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由此产生的协同效应使高等教育能够更好地适应变革中的社会。所谓远程教育“进入主流”或“主流化”,并不是意味着它成为面授教育的一部分,而是说它凭借自身的优势进入高等教育的中心。这个观点比丹尼尔认为远程教育是“教育和培训这个大领域的组成部分”的观点更符合今天高等教育领域的现状。
远程教育与
普通高等教育:
各施所长,共谋未来
远程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谋划下一步的发展。比如,21世纪的开放大学需要调整自己的使命和目标吗?需要重塑远程教育运作模式吗?面对普通高校的“抢滩”而造成的“非传统学生”流失,其他开放大学能否像我国香港公开大学等一样在“传统学生”市场分一杯羹?开放大学的主要目标群体依然是“弱势/被边缘化的学生”吗?越来越依赖教育技术的远程教育会使远程教育学生在21世纪再次被边缘化吗?开放大学能从远程教育与面授教育的融合中得到什么经验教训?开放大学如何才能既继续保持在传统市场的优势又能够拓展新市场以应对普通高校的竞争?是否应该尝试与普通高校联手推动远程教育与面授教育的融合?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需要反思的问题还有很多,重要的是远程教育工作者应该继续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继续引领教育创新,这是过去一百年一代又一代远程教育工作者给新一代教育工作者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至于普通高校及其工作者,在融合远程教育之前必须首先审视自身已经在多大程度上为开展或融合远程教育做好准备,切忌以远程教育理论与实践引领者自居。决策者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把一种“外来的”教育模式融入本校根深蒂固的价值观和实践中会牵涉很多层面的复杂问题。普通高校必须了解远程教育的历史,虚心学习开放大学的成功经验,吸取其失败教训,明确融合远程教育的具体目的,并全面分析这种融合的机会成本。可以说,在充分发挥远程教育优势方面,普通高校依然任重道远。
显示全部
学校介绍
学校人气度:183
2019-09-16
共23个
学历提升
周绪玉
奥鹏远程教育中心(简称奥鹏教育),是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1年12月批准立项试点,2005年4月正式批准运营的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也是教育部门批准成立的远程教育内容服务运营机构。 目前,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已接受全国近50所试点网校的委托,通过在全国建立的1800多家奥鹏远程教育学习中心为300余万名学员提供高中起点专科、高中起点本科、专科起点本科和本科二学历等9大类400多个专业的学历教育支持服务。
奥鹏远程教育中心(简称奥鹏教育),是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1年12月批准立项试点,2005年4月正式批准运营的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也是教育部门批准成立的远程教育内容服务运营机构。 目前,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已接受全国近50所试点网校的委托,通过在全国建立的1800多家奥鹏远程教育学习中心为300余万名学员提供高中起点专科、高中起点本科、专科起点本科和本科二学历等9大类400多个专业的学历教育支持服务。
奥鹏教育在现代远程学历教育业务稳步向前发展的同时积极研究国家教育政策、关注行业发展动态,分析互联网时代继续教育学习者学习需求,通过边研究,边探索,边实践,边总结的方式,形成了“互联网+”时期高校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一体化解决方案,截止2016年底,已与全国110多所普通高校开展合作,为合作伙伴提供集平台、资源、网上助学一体化的专业运营支持服务。 奥鹏教育广泛与各类远程教育办学机构建立多形式、多层面的合作,为求学者提供更多和更好的选择,为推动我国继续教育行业发展做出实质性贡献。
奥鹏教育18年来累计服务学历学生达300余万人。奥鹏教育通过全国的渠道支撑平台、一站式的服务、强大的技术支撑,在远程学习服务过程中始终关注用户的需求变化及体验感受。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以用户为中心,关注用户体验,鼓励用户积极参与学习支持服务手段的创新,是奥鹏教育的核心追求。
奥鹏教育在全国1800余家学习中心设置了近4000个咨询坐席、300余学业顾问坐席,以千门课程的10大门类学科为单位设置了200余位学术性专家坐席,以及在教材、教学、学籍、学务、考试、技术等方面的100余位二线支持运营部门节点经理,为学生提供实时、非实时师生交互以及学科专业指导。
相关课程
加载更多
热门推荐
新闻资讯
加载更多
QQ咨询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