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T检具设计及检测技术》
课程简介:
检具是当今世界制造业产品的重要检测手段,也是较便捷检测方法,同时检具的使用就在是模拟较严酷的装配状态。本课程内容包括:检具的设计原理、验证方法和应用,通止规设计,检具定位装夹设计,材料选择和相关热处理,检具基准的确定,检具公差分配的原理和规则,等等计量型检具和功能性检具的实现和应用。另外本课程详细介绍了检具公差分配对产品的质量和检具制造成本的影响,如何正确的分配检具的公差从而减少测量的风险,包括避免误收和拒收的发生等等。
学员要求:具备基本的ASME Y14.5M知识,初步了解一些设计、工艺或测量方面的知识。
参加人员:设计、质量和检验工程师,以及相关需要设计和使用检具的人员。
培训目标:
Ø 掌握计量型和功能型检具设计原则;
Ø 学会GD&T公差的检测思路。
Ø 学会分析检测数据,正确填写检测报告。
Ø 学会合理分配检具公差的方法。
课程大纲:
第几模块GD&T检具的概述
n 检具功能和应用目的
n 检具公差规则
n 偏差
n 检具基本类型和应用
Ø 计量型检具
Ø 功能性检具
n 影响选择检测的因素
第二模块 几何公差检测和评价
n 形状公差检测
Ø 平面度
Ø 表面、轴心线直线度
Ø 圆度、圆柱度
n 方向度检测
Ø 表面、轴心线、中平面垂直度
Ø 表面、轴心线、中平面平行度
Ø 表面、轴心线角度
n 轮廓度检测
Ø 面、线轮廓
Ø 不等双边轮廓度
Ø 复合轮廓度
n 位置度检测
Ø 位置度
Ø 双向位置度
Ø 复合位置度
Ø 对称度和同轴度检测
n 跳动度检测
Ø 圆跳动、跳动
n 相关检测报告填写
n 相关检验仪器:三坐标测量仪、通用检具、专用检具仪器
第三模块 检具设计相关规则和基准的建立
n 相关基础术语
Ø 基准及基准系
Ø 形体
Ø 基准轴心线
Ø 基本尺寸
Ø 内部/外部边界
Ø 实效状况
Ø 公差补偿
n 设计相关规则
Ø 较大实体状况 (MMC)
Ø 较小实体状况(LMC)
Ø 实际包容体
Ø 内部/外部/实效边界应用
Ø 通止规概念和检测应用
n 相关基准与要求
Ø 模拟基准
Ø 基准定位 3-2-1原则
Ø 基准次序
Ø 基准偏移
Ø 同时性要求
第四模块 计量型检具设计
n 计量型检具原理
n 计量型检具设计要求
n 检具基准的确定:模拟法、直接法、目标法
n 工件定位设计:平面,孔,轴,V型槽定位等
n 参数计算
n 尺寸和形位公差分配
n 检具的测量指示和固定(百分表)
n 产品检测过程变形的控制
n 检具测量值传递方式
n 检具可操控性
n 检具校准件
第五模块 功能型检具设计
n 功能型检具原理
n 功能型检具设计要求
n 检测结构设计
n 工件的定位、夹紧设计
n 整体结构设计
n 四规设计标准
Ø 通规、止规、环规、块规
n 功能型检具公差分配原理
n 检具参数计算:
Ø 检具公差、工件公差、实效条件
n 尺寸和形位公差分配:
n 选择检具测量方法
n 标准样
第六模块 检具的使用与维护
n 人员对检测的影响
n 检具磨损补偿规则
n 检具的管理评估流程
Ø 检具计量方法
Ø 检具认证程序
Ø 检具批准
Ø 其他要求
n 检具的应用环境条件:
Ø 温度、湿度、污染
n 在线检具、较终检具
n 检具的使用寿命、尺寸、重量、标识、环境
n 检具材料选择和热处理
n 检具的日常维护